或許袁世凱最不應該走的就是復辟這一條路了,可歷史似乎在推著他走這條不歸路,誰能知道83天后就草草了事了呢?
袁世凱傳
1915年寒冬,北京居仁堂內燈火通明。56歲的袁世凱身著60萬銀元定制的龍袍,顫抖著坐上鎏金龍椅。這個曾以不流血手段終結帝制的梟雄,此刻卻親手將共和踩在腳下。83天后,這場鬧劇在舉國討伐中落幕,而他的選擇至今仍是歷史迷案:明明已是終身大總統(tǒng),為何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復辟帝制?
袁世凱稱帝復辟
一、困在總統(tǒng)府的囚徒
袁世凱的總統(tǒng)寶座遠不如表面風光。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地方軍閥離心離德,江蘇都督馮國璋敢當面頂撞:"總統(tǒng)要撤我的職?先問問我麾下三萬條槍!"各省截留稅收成風,中央財政瀕臨崩潰。江西將軍李純曾直言:"如今交稅?不如留著買槍炮!"《臨時約法》更將他困在牢籠——內閣動輒掣肘,連任命個縣長都要看議員臉色。他曾在私信中抱怨:"我這總統(tǒng),不過是蓋章的傀儡。"
對袁世凱就職總統(tǒng)任命狀
二、兩千年的幽靈在徘徊
北京茶館里,老秀才們仍在議論:"沒了皇上,三綱五常何在?"鄉(xiāng)間更流傳著"皇帝退位,皇糧不交"的民謠。1914年祭天典禮上,袁世凱身著十二章紋冕服三跪九叩時,文武百官竟自發(fā)山呼萬歲。這種集體無意識讓他的智囊楊度窺見機會:"中國百姓骨子里認的還是真龍?zhí)熳印?連美國顧問古德諾都獻上"藥方":君主立憲方能治亂世。
三、精心編織的皇帝新衣
長子袁克定為圓太子夢,重金豢養(yǎng)文人炮制《順天時報》特供版。每天送到父親案頭的,盡是"萬民請愿"的偽造新聞。更諷刺的是,最先在勸進書上簽字的蔡鍔,轉頭就在云南豎起討袁大旗。那些痛哭流涕捧他腳的地方軍閥,不過是等著"槍打出頭鳥"。當乞丐請愿團、婦女請愿團跪滿新華門時,這位老政客竟真相信了這場行為藝術。
袁世凱面見外國使者
四、權力癌細胞的最后瘋狂
稱帝前夜,袁世凱對心腹徐世昌吐露真言:"你以為我想當崇禎?"他何嘗不知風險,但看著各地送來的"全票通過"的國體投票——1993張贊成票無一反對,這位沉浸權術三十年的賭徒終究押上全部籌碼。只是他沒想到,龍袍加身之日,昔日跪拜的馮國璋、段祺瑞早已備好討逆檄文。當尿毒癥發(fā)作時,這個曾掌控北洋雄師的男人,連一碗湯藥都要看護士臉色。
五、歷史開的黑色玩笑
袁世凱至死都想不通:他精心設計的《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本欲傳位子孫,卻讓繼任者黎元洪公開拒受"武義親王"封號。這場83天的帝王夢,不僅毀了他一世英名,更撕碎了舊時代最后的體面。當護國軍的炮聲震碎龍椅時,中國終究明白:帝制的棺材板,釘死了就再難撬開。
袁世凱墳墓
這位1859年出生的梟雄,在1915年稱帝時周歲56歲(虛歲57)。這種傳統(tǒng)計齡方式與新式憲政的沖突,恰似他的一生寫照——身穿西式軍裝,卻跪拜在祭天壇前;終結了帝制,又親手將其復活。他的悲劇,是舊中國轉型路上最刺眼的血色路標。
歷史的評價往往在做了某一項決定之后就早已經注定了!功過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