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次為期5天的英國訪問,引發(fā)的“蝴蝶效應”著實不小。
除了談成美歐關稅協(xié)議外,特朗普還在蘇格蘭地區(qū)遭遇了民眾抗議,看樣子大概和英國前些天明確支持巴勒斯坦有關。
不過這些都還算小事,特朗普剛訪問英國,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就大放厥詞,說什么英國要“用實力維護和平”,一旦臺海沖突爆發(fā),英國就會介入。
這番言論著實站在了“雷點”上,為什么英防相會說這樣的話?特朗普訪問英國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特朗普這次去英國的目的看起來很簡單,就是看看自己投資的高爾夫球場,見一見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只是這位美國總統(tǒng)的舉手投足,也難免給英國帶來了不少影響。
名義上,特朗普這次出行是“工作訪問”,可實際上因為巴勒斯坦和愛潑斯坦案的影響,只要他走到蘇格蘭街頭,就會引起一陣反對抗議的聲音。
即便特朗普會“躲子彈”,卻也躲不過支持巴勒斯坦的蘇格蘭民眾的貼臉抗議。
蘇格蘭當地警方都說了,由于要處理抗議人士和演講者的影響,導致這五天里當地要耗費相當高的安保成本。
與此同時,約翰·希利也開始“發(fā)力”了。可能是覺得之前的“最強軍演”還不過癮,于是便直接公開發(fā)表這樣危險的涉臺立場。
希利話剛說出口就覺得不對勁,趕忙說客套話來找補。說什么自己只是開玩笑的,英國的立場沒有變化,堅持“一中”原則什么的。
可他身為英國的國防大臣,居然還說“如有必要,英澳兩軍將并肩作戰(zhàn)”,相當于直接把澳大利亞這個“盟友”給拖下水。畢竟澳大利亞前段時間剛頂著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公開表明自己不參與臺海問題的討論。
這么看來,發(fā)表不當言論的似乎只是希利本人,為什么說是特朗普帶來的“蝴蝶效應”呢?
因為我們如果想理解一個人說這一句話是為了什么,就必須要看他所處的位置。
希利這個人可不簡單,自從1997年當選下議院議員后,沒過兩年就擔任了財政部的經濟大臣,經濟大臣做完做地方政府國務大臣。
2010年保守黨執(zhí)政后,希利就被任命為影子內閣的衛(wèi)生大臣,再然后便是影子國務大臣、影子住房大臣和影子國防大臣。
可以說,直到去年英國工黨在大選中勝出之前,希利幾乎是把英國政壇摸了一個遍。如果說希利本人,或者是他所處的政治小圈子,對中國沒有所圖的話,幾乎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要知道,英美澳這個小圈子不僅是在今年舉行了這個“史上最大軍演”,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各種影響力和威懾力。
早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初,這個小圈子就各種拉幫結派,對俄羅斯采取了密不透風的制裁,俄羅斯方面人員在中國帶貨的事也是從那時起逐漸流行的。
只是澳大利亞今年可能是擔心他們的貿易出口問題,也有可能是看穿了特朗普收稅的本質,總之也只有今年,澳大利亞沒有跟著英美去散播臺海輿論,往年的情況和英國防相希利基本也差不多。
結合特朗普這次訪問英國,英方能出現(xiàn)這種言論就顯得很合理了。特朗普此次訪英除了談關稅,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施壓歐洲盟友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保持一致。畢竟要是僅憑特朗普這段時間的表態(tài),就說他轉變態(tài)度什么的,也實在是很難讓人信服。
然而,英國的反應也耐人尋味。希利雖然嘴上強硬,但英國政府并未在官方層面對臺海問題做出實質性政策調整,這與特朗普希望看到的“歐洲集體對華強硬”仍有差距。
事實上,英國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一直較為謹慎。即便之前出現(xiàn)佩洛西竄臺的事情,英國的表態(tài)也只是口頭上說說,遠不如美國持續(xù)高強度地對臺軍售。這畢竟屬于是根本和原則性問題,英國大抵上也是不會為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出多少力的。
同時這也反映出英國外交的實用主義傳統(tǒng),既要迎合美國,又不想過度刺激中國,以免損害自身經濟利益。
如此看來,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在歐洲并非每次都奏效。從希利事后急忙“找補”的態(tài)度來看,英國政府顯然還沒做好徹底站隊的準備。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英國確實表現(xiàn)活躍,不僅在軍事援助上緊跟美國,還積極推動對俄制裁。然而,臺海問題與烏克蘭局勢有本質不同。
烏克蘭是歐洲事務,英國介入尚算“名正言順”,而臺海則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中國早已明確表示,臺灣問題沒有“國際化”的空間,任何外部干涉都將招致堅決反制。
希利的言論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而非嚴肅的戰(zhàn)略決策。英國既無能力也無意愿在臺海問題上充當“急先鋒”,他的強硬表態(tài),更多是為了國內政治需要,或是向特朗普政府示好。但這樣的“政治豪賭”極其危險,一旦誤判形勢,可能讓英國陷入無法挽回的困境。
英國防相希利的涉華言論,無論出于何種目的,都暴露了西方某些政客在臺海問題上的投機心態(tài)。一邊聲稱堅持“一中原則”,同時又幻想通過軍事威懾來牽制中國,這種自相矛盾的策略注定難以奏效。
臺海問題的本質是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破壞。英國若真希望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就應該謹言慎行,避免被美國的戰(zhàn)略裹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