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黑手”無所不用其極!
恐怕誰也想不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共享充電寶,竟然也能成為境外間諜的竊密工具!
7月30日國安部發(fā)文披露了一則安全提示,有境外間諜使用共享充電寶進行竊密,并且已經(jīng)很多人已經(jīng)“中招”!
據(jù)調查顯示,2025年大約有7.55億人使用共享充電寶,而每人每年使用次數(shù)平均12次!
有這么多人在用,但是幾乎全部人都對共享充電寶設備的安全性毫無意識,認為就是一個小小的充電寶,沒必要防范。
而就算有的手機在連接了共享充電寶之后,手機上會直接顯示“是否選擇信任此設備”,但是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會往是否安全這方面思考。
而是毫不猶豫的直接選擇“信任”,所以正是這種盲目的信任,給那些不法之人有機可乘!
之前記得有個網(wǎng)友爆料了自己的經(jīng)歷,該網(wǎng)友表示自己在逛街的時候手機沒電了,然后就直接去掃共享充電寶了,結果一連接上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
從那之后手機就出現(xiàn)了各種異常,突然變得很卡,電量也消耗的非??欤踔劣袝r候還會自動彈出一些廣告和自己下載一堆不明應用。
而最讓網(wǎng)友擔心的是,他的社交賬戶頻頻收到陌生信息,有些聯(lián)系人表示他們收到了來自他賬戶的奇怪請求。
直到事情發(fā)生后的幾天時間,該網(wǎng)友才意識到,自己的手機可能被那個共享充電寶植入了病毒,自己的隱私全都泄露了!
而這并不是講故事,而是真實發(fā)生在身邊的案例,并且遭遇過這種事情的人還不占少數(shù)!
根據(jù)國安部披露的消息,國安部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的共享充電寶,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因為它們被人惡意改造過!
犯罪分子通過精心設計,把惡意程序悄悄植入充電寶內部。
而一旦用戶拿這些“毒充電寶”給手機充電,那么充電寶內部植入的程序就會在用戶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偷偷竊取通訊錄、照片視頻、社交賬號,甚至支付信息!
最主要的還是這些盜取行為非常隱蔽,普通人根本察覺不到,直到手機開始異常發(fā)熱、卡頓或者電量飛快消耗時,用戶可能才會意識到不對勁。
這完全不是“危言聳聽”,有國安部披露的消息,這些事情還有可能是假的嗎?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智能設備越來越普及,所有人的隱私和個人數(shù)據(jù)也變得越來越透明。
而共享的這類電子產(chǎn)品一旦管控不嚴,就極其容易變成黑客境外間諜的“溫床”!
國安部對于這種事情其實也早就有了應對措施,并且也在線下或是網(wǎng)絡上提供了舉報平臺,保護大家的信息安全。
那么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要如何防范呢,該怎樣做才會避免個人信息的泄露。
其實那些“毒充電寶”連接手機后就會立馬工作,而一旦工作就肯定會異常發(fā)熱,還有手機也會提醒“是否信任該設備”,那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了。
所以說如果你感覺手機出現(xiàn)異常,就一定要趕緊停止使用并對手機進行殺毒,或者采取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恢復出廠設置。
那么其次還有就是,如果在外面的時候必須要使用共享充電寶,那就選擇知名度高的連鎖品牌,畢竟那些品牌的充電寶都定期有維護,一旦有異常也會很快被檢測出來的。
還有就是避免使用來路不明、外觀有拆卸痕跡的設備。
如果充電寶外殼縫隙過大,或者USB接口處有明顯的改動痕跡,那最好還是換一個充電寶吧。
當然這也并不代表外面的共享充電寶都不能使用,只是說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還是要多留個心眼,畢竟多留心眼總是沒錯的。
只有我們所有人全都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這樣才能防止成為“間諜”的目標。
而如果遇到了那種“毒充電寶”也千萬不要坐視不管,可以通過國安部發(fā)布的平臺或者鏈接進行舉報,因為保護國家安全,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