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fā)現(xiàn)與爭議
科學家在人類大腦中檢測到微塑料積累,但專家警告目前尚無足夠證據(jù)證明其是否有害。這些幾乎不可見的塑料碎片已遍布地球各處 —— 從山頂?shù)缴詈#嬖谟诳諝?、食物和人體中(包括肺部、心臟、胎盤,甚至能穿越血腦屏障)。
《自然醫(yī)學》里程碑研究
2025 年 2 月發(fā)表的研究分析了美國新墨西哥州:
- 2016 年死亡的 28 人
- 2024 年死亡的 24 人
的腦組織樣本,發(fā)現(xiàn)微塑料含量隨時間顯著增加。首席研究員、美國毒理學家馬修?坎彭(Matthew Campen)向媒體表示:"每個大腦中的微塑料總量相當于一個塑料勺",并估計可從中分離出約 10 克塑料(相當于一支未使用的蠟筆)。
科學界質疑
- 樣本量問題:蘇格蘭赫瑞瓦特大學毒理學家西奧多?亨利(Theodore Henry)指出:"需獨立驗證,目前對健康影響的猜測遠超證據(jù)"
- 數(shù)據(jù)爭議: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奧利弗?瓊斯(Oliver Jones)質疑:
? 新墨西哥州數(shù)據(jù)不能代表全球
? 大腦微塑料含量不可能高于原始污水(研究估計值)
? 研究對象生前均健康,未發(fā)現(xiàn)因果關系 - 圖片重復:神經科學網站《The Transmitter》報道研究存在圖片重復,但專家稱不影響核心結論
健康風險研究進展
人體觀察研究
- 心血管風險:2024 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中微塑料積累與動脈阻塞患者的心臟病發(fā)作、中風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
- 血腦屏障穿透:多項研究證實微塑料可通過鼻腔神經或血液循環(huán)進入大腦
動物實驗證據(jù)
- 小鼠血栓:2025 年 1 月《Science Advances》中國研究顯示,微塑料可阻塞小鼠腦細胞導致罕見腦血栓,但強調 "小鼠與人類差異顯著"
政策與預防原則
國際組織立場
- 世界衛(wèi)生組織(2022):"微塑料對人類健康風險證據(jù)不足"
- 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2025):"政策不能等待完整數(shù)據(jù)",呼吁在條約談判前采取行動:
? 限制暴露
? 改進風險評估方法
? 優(yōu)先保護弱勢群體
塑料污染現(xiàn)狀
- 全球塑料產量自 2000 年翻倍,預計 2060 年將增至當前 3 倍
- 微塑料已成為聯(lián)合國塑料污染條約談判的核心議題(下輪會談下周在日內瓦舉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