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好:“不要參與他人的因果,不要攪動他人的氣數(shù),否則消耗的是自身,你渡不盡天下人。”
是啊,面對人生的一些事情,我們都應(yīng)該要明白,學(xué)會旁觀,學(xué)會遠離,學(xué)會渡己不渡人。更不能夠因為別人而打亂了自己的步驟。
就好像是人們常說的要“隔岸觀火”,“隔岸觀火”并不是幸災(zāi)樂禍,而是要清楚,有些事情貿(mào)然上前,反倒被火星燎了衣裳,更有可能會攪亂原本可以自行熄滅的火焰。
這就好像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東成西就》里面的故事可以說,就是一場越幫越忙的故事,就如黃藥師想幫段皇爺恢復(fù)功力,卻讓他變成 “鴨子嘴”。歐陽鋒為報仇苦練邪功,結(jié)果每次出手都誤傷自己人。洪七公想撮合兩對戀人,反而讓所有人陷入身份錯亂的混戰(zhàn)之中。
這何嘗不是在告訴我們,對于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夠過的介入,因為每件事的形成都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是每個人的認知一樣,它也是不同的。
一旦我們介入的過多,就很有可能會導(dǎo)致別人的道路出現(xiàn)混亂,甚至?xí)硪恍┎缓玫挠绊?。這就好像是“蝴蝶效應(yīng)”,一個很小的變化,都會影響一些連鎖反應(yīng)。
深以為然,就好像在生活中,我們都太習(xí)慣做裁判了,而且還容易聽到一半就給出判斷結(jié)果。聽了幾句話就以為是全文。
可是我們卻忘記了在每個人的劇本里面,同樣的一件事情,看到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是雨中淋雨的人,我們沒有理由判斷他不需要要多余。
這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人要學(xué)會旁觀。旁觀不是讓我們對所有的事情置之不理,只是讓我們明白,在一件事情沒有全部弄清楚之前,不要隨便的下判斷,也不要隨便的去介入。
這就需要我們學(xué)會遠離。對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們需要有明確的界限,不要總是被別人說的話、做的事所裹挾。
簡單的來說,就是不要摻和不屬于自己的事情,比如別人之間的矛盾、抱怨等等,這樣的事情我們介入的多了,只會讓自己變得唉聲嘆氣。
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遠離那些消耗自己的人和事。這并不薄情,也不是冷漠。而是遠離消耗自己的人和事,守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和要面對的事情,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首先要管好的是自己。這也就是需要我們學(xué)會渡己不渡人。
正如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好:“渡人就像渡河,自己的船都在漩渦里打轉(zhuǎn),又怎能載動他人?別總想著拉別人上岸,先把自己從苦海里撈出來?!?/p>
是啊,別總想著自己能夠把別人拉上岸,每個人的要走的路都是不一樣。每個人的所處的環(huán)境、經(jīng)歷的過往、內(nèi)心的渴望都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的幫助或許能給予一時的安慰與幫助,但是并不能夠一直都幫我們解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真正的解決遇到的問題。
正如老話說得好:“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如果對方未產(chǎn)生主動改變的意愿,就算是說得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就比如勸說別人不要做錯事,就算我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是對方如果聽不進去,這樣的勸說也只能淪為耳旁風(fēng)。
事實也是如此,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在告訴我們,我們說的道理再多、再對,也抵不過別人的一句“我愿意”。
所以,面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需要學(xué)會旁觀,學(xué)會遠離,學(xué)會渡己不渡人。畢竟,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才能解決。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