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全新P7發(fā)布會上,這位小鵬掌門人親手撕掉“技術宅”標簽,宣布每年豪擲20億猛攻設計,甚至直言“造型做不好,其他免談”。
曾經靠XNGP智駕系統(tǒng)封神的小鵬,為何突然轉向“顏值即正義”? 當科技巨頭們還在卷算法、拼算力時,小鵬卻把真金白銀砸向造型團隊,這究竟是看清消費本質的清醒,還是銷量壓力下的無奈豪賭?
設計投入反超AI,小鵬動真格了!
“我們可以一年在AI訓練上花20億,為什么不能在設計上也花20億? ”何小鵬的質問背后,是真刀真槍的資源傾斜。
小鵬已在上海核心區(qū)租下兩棟專屬辦公樓,為近千人規(guī)模的設計團隊打造獨立創(chuàng)作空間,配置風洞實驗室、全尺寸油泥模型等頂級資源。
前法拉利設計大師胡安馬·洛佩茲(JuanMa Lopez)的加盟,讓這支團隊直接對標超豪華品牌設計水準。 從“要啥給啥”的承諾,到20億專項預算鎖定,小鵬的設計投入已與AI研發(fā)投入持平,這在新勢力中堪稱破天荒。
銷量下滑戳中痛點,設計成最大短板?
2025年上半年,小鵬汽車交付量同比明顯下滑,主力車型P7舊款被吐槽“造型圓潤不夠酷”,在三四線城市尤其吃力。
超60%購車者將外觀列為核心決策因素,而小鵬的科技標簽在家庭用戶市場未能轉化為銷量。 更嚴峻的是,小鵬上半年實際交付均價僅17.52萬元,遠低于理想(37.61萬)、問界(37.82萬),甚至被零跑(14.85萬)緊咬。
低價車型MONA M03雖貢獻了48.36%的銷量,卻進一步拉低品牌溢價能力。 當極氪007、比亞迪漢EV等競品以凌厲設計搶占20萬級市場時,小鵬的“技術護城河”顯出了裂痕。
全新P7,機甲美學能征服Z世代嗎?
作為設計轉型的首張答卷,全新P7徹底告別初代圓潤線條。法國設計師Rafik Ferrag操刀的“機甲風格前臉”,搭配5017mm修長車身、1427mm超低趴姿態(tài)(比初代降低43mm),甚至比保時捷帕美更低矮。
主動升降尾翼、無斷點流水貫穿燈、純平發(fā)光Logo等細節(jié),將科技感與攻擊性拉滿。 內飾更是堆料狂魔:三軸靈動屏能隨語音喚醒轉頭回應,一體式運動座椅10ms自適應側向支撐,AR-HUD甚至塞進了輕互動游戲。
激進造型是否會讓保守用戶望而卻步?風阻系數優(yōu)化是否犧牲了后排空間?畢竟奔馳EQ系列曾因過度追求流線設計引發(fā)空間抱怨。
設計話語權是下一個生死線
砸錢容易,整合難! 小鵬設計轉型的最大挑戰(zhàn)藏在供應鏈里。 理想汽車設計負責人曾透露,L系列的成功依賴全球供應鏈協同,而小鵬此前設計話語權較弱,供應商響應速度成隱憂。
當設計團隊提出顛覆性方案,制造端能否快速落地? 畢竟,從油泥模型到量產車,中間隔著成本控制、產線改造、品控把關三重關卡。 何小鵬要求“造型定調再談其他”,實則是向全鏈條要話語權,這場改革遠比租兩棟樓艱難。
顏值軍備競賽已打響?
小鵬的轉向瞬間點燃行業(yè)論戰(zhàn)。 哈佛商業(yè)評論專家指出,這是對中國新能源車“設計價值臨界點”的試探:當華為ADS 3.0、特斯拉FSD V12讓智駕技術趨同,設計成為最后差異化戰(zhàn)場。
若所有品牌跟風將設計預算翻倍,會不會催生“顏值泡沫”? 畢竟小米SU7已憑保時捷式流線設計一炮而紅,蔚來ET5獵裝版也靠復古溜背收割訂單。
就在小鵬發(fā)布會前一周,零跑宣布將推30萬級全尺寸SUV,極氪被曝挖角賓利設計師,設計賽道的火藥味已撲面而來。
要科技大腦,還是驚艷皮囊?
這場轉型最直接的拷問拋給了用戶,當預算鎖定20萬,你選“智駕頂尖但設計中庸”的車,還是“顏值封神但智駕夠用”的座駕? 小鵬用全新P7給出自己的答案:三顆圖靈AI芯片(算力2250TOPS)和純視覺智駕路線照舊堅持,設計必須成為第一眼殺手。 然
科技黨吐槽“本末倒置”,顏值黨歡呼“終于等來國產美學”。 一位P7老車主的話點破矛盾:“我因OTA升級續(xù)費忠誠,推薦親友時總被問:有沒有更酷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