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斯又開始口出狂言了。
真是在中國的底線上來回蹦跶。
近日,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到訪印度,其接受印媒《第一郵報》采訪時大放厥詞,稱“臺灣有事,菲律賓無法置身事外”。
這是要與中國打“全面戰(zhàn)爭”?剛說要動臺灣的馬科斯,就收到了一個“噩耗”。
這誰是給馬科斯的勇氣?噩耗又是什么呢?
卷入臺海?馬科斯這次真“攤牌”了
這不是菲律賓第一次在臺海問題上“試水”,卻是馬科斯執(zhí)政以來最激進的一次表態(tài)。
他明確表示,菲律賓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無法回避臺海沖突,一旦局勢升級,菲方“必須介入”。
為此,他還搬出“在臺僑民安全”的理由,稱將動用一切資源撤離本國公民。
不得不說,馬科斯真敢說,又是“無法置身事外”,又是“不得不進入臺灣”的,這種“想當英雄”的口氣,說得比誰都硬,問題是——他真有那個膽子嗎?
先不說菲律賓自身有沒有這個實力,就算他背后的“靠山”美軍真來了,恐怕也只敢隔著巴士海峽遠遠地觀望。
更別提馬科斯口中的“進入臺灣”——這可不是嘴炮那么簡單,那就是明目張膽地入侵中國領土,是戰(zhàn)爭行為。
馬科斯口口聲聲要“動用一切資源”,難不成真準備跟中國打一場“全面戰(zhàn)爭”?這是沒睡醒?
中國的紅線,豈是隨便踩的?
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強硬回應,指出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地理鄰近”不能成為干涉借口。
中方還重申,菲律賓曾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當前言行已屬“自毀承諾”。
“撤僑”是假,政治投名狀是真
馬科斯這番“動用一切資源撤僑”的高調表態(tài),說是為了民眾安全,可真有那么簡單?
說白了,就是一封投名狀,說給美國人聽的。
但這份忠心,是否能換來美國的實質回報?未必。
別忘了,就在不久前,馬科斯就曾親自飛赴美國,與特朗普政府高層會面,希望能在關稅問題上“求個情、討個說法”。
當時他一邊承諾將繼續(xù)配合美國“印太戰(zhàn)略”,一邊主動表示菲律賓“不會站在中國一邊”,話里話外盡是“你讓我上,我就沖”的意思。
可特朗普怎么回應的?
輕描淡寫,順口一句:“我們不介意菲律賓和中國友好相處。”
簡單幾個字,直接讓馬科斯下不來臺。
這下好看了,熱臉貼上冷屁股,討好不成,反被冷落。
東盟不跟,印度也退場
馬科斯口出狂言不止于涉臺言論。
在同一次采訪中,他還不忘“順帶嘲諷”東盟,聲稱該機制“可能無法應對某些挑戰(zhàn)”,暗示該機制“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他還推動與印度舉行聯(lián)合軍演,意圖在南海制造壓力。
但很快被現(xiàn)實打臉。
雖然印菲艦隊確實進行了聯(lián)合行動,但演習范圍僅限于菲律賓近海,印度艦隊壓根沒靠近黃巖島等敏感海域。
所謂“聯(lián)合巡航”,最終變成了“走走形式”。
其實,這背后的原因不難理解。
印度當前正面臨與中方的邊境壓力,同時又因美方加征高額關稅而尋求緩和中印關系。
此外,有消息稱莫迪政府計劃于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訪問中國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自然不愿因菲律賓的躁動節(jié)外生枝。
馬科斯高調拉攏印度,卻被現(xiàn)實當頭一棒。
他原本希望借“印菲聯(lián)手”在南海對中方施壓,結果印度選擇抽身,留下菲律賓“獨角戲”。
東盟那邊也不好過。
實際上,對于菲律賓頻繁勾結域外勢力的動作,東盟早已感到不安,在這種氛圍下,菲律賓的高調行徑非但沒獲得支持,反而在東盟內部被逐步邊緣化。
“噩耗”來襲:莎拉·杜特爾特彈劾案被終止
正當馬科斯在外交場合頻頻出擊時,國內政壇卻突然風向突變。
8月6日,菲律賓參議院正式宣布終止對副總統(tǒng)莎拉·杜特爾特的彈劾程序。
這一決定,為莎拉2028年競選總統(tǒng)掃清障礙。
更關鍵的是,這意味著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力量開始回流。
而且,莎拉?杜特爾特的態(tài)度與馬科斯截然不同,她繼承了其父杜特爾特“親中務實”的路線。
莎拉多次公開批評馬科斯政府 “親美一邊倒” 的外交政策,認為這種路線導致中菲關系 “不必要的疏遠”。
她強調菲律賓應保持中立,不應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主張同時與中美交好。
在南海問題上,莎拉提出 “三不原則”,即不參與美國在南海的軍事演習、不批準美軍使用菲律賓基地攻擊中國、不承認 “南海仲裁案” 的法律效力。
這與馬科斯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緊跟美國、對華強硬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
杜特爾特回歸:中菲關系或將重新校準?
2021至2022年間,羅德里戈·杜特爾特政府與中方保持高度合作,推動南海油氣聯(lián)合開發(fā),促進大項目落地。
當時,中菲關系一度被稱為“黃金期”。
馬科斯上臺后,轉向親美路線,在軍事合作方面,菲律賓向美軍開放更多軍事基地,美軍可在蘇比克灣、克拉克空軍基地等開展更多軍事活動,這導致中菲關系急轉直下。
現(xiàn)在,莎拉重返政壇,代表的正是另一種選擇。
專家認為,如果2028年莎拉成功當選,菲律賓對華政策可能重新回到“理性務實”方向。
馬科斯當前的“全面戰(zhàn)爭”言論,或許正加速這一政治周期的推進。
中方態(tài)度明確:“不容玩火”,反制措施或將升級
中國外交部明確表態(tài):臺灣問題必須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不容外部勢力染指”。
同時警告,若菲律賓繼續(xù)在臺海問題上“玩火”,將承擔嚴重后果。
中方還強調,菲律賓若以“撤僑”為由進入臺灣地區(qū),將被視為“入侵行為”。
不僅如此,中國海警近期加強在黃巖島等區(qū)域的巡航力度,中國海警在黃巖島海域的執(zhí)法行動呈現(xiàn) “周頻次、多維度” 特征,海警艦艇編隊累計出動艦艇 12 艘次,執(zhí)行跟蹤監(jiān)視任務 23 次,成功驅離外籍船只 8 艘次。
在巡航過程中,中國海警會調動無人機對外來船只進行監(jiān)控,無人機群對目標海域實施 24 小時監(jiān)控,確保執(zhí)法行動 “零盲區(qū)”。
軍事層面,中方并未松懈。
“玩火者,必自焚。”
馬科斯賭了一把,想用“攤牌”博得美國更多回報,順帶打壓國內對手。
但現(xiàn)實卻告訴他:這是一盤錯棋。
臺灣問題不是可以隨口拿來亮劍的“外交工具”,更不是菲律賓可以冒進碰瓷的“投機空間”。
政治不是表演,地緣不是游戲。
對于菲方的種種舉動,中方也是早已好話說盡,如果馬科斯不顧國內民生,一味順從美方利益,引入外部勢力攪動局勢,那么遲早會得到應有的“報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