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我們,為什么都該讀讀這個“怪老頭”的故事?
文 | 閱微
深夜,當(dāng)孩子熟睡,家務(wù)瑣事也告一段落,我常常會陷進一種莫名的疲憊與焦慮。在職場上拼盡全力,回到家還要面對一地雞毛,總覺得自己像個陀螺,高速旋轉(zhuǎn)卻又不知終點何方。也曾在某些瞬間,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開始懷疑,這一切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么?
直到我遇見了這本書——[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初看書名,帶著一絲沉重和黑色幽默,但當(dāng)閱微我真正翻開它,卻發(fā)現(xiàn)這并非一個關(guān)于死亡的故事,而是一場關(guān)于生命、愛與和解的深刻之旅。它沒有販賣焦慮,也沒有提供立竿見影的成功學(xué)秘籍,卻像一束光,照進了那些被生活裹挾、感到迷茫的我們心中。
當(dāng)“怪老頭”歐維,照見我們30+的那些“擰巴”
歐維,一個固執(zhí)、刻板、一絲不茍到極致的59歲老頭。他每天巡視社區(qū),檢查車庫門是否上鎖,垃圾是否分類正確,簡直就是個“行走的規(guī)則清單”。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從來不抱怨,除了身邊沒有抱怨的人?!?/p>
可就是這個別人眼中“脾氣壞透了”的老頭,卻用他笨拙而深沉的愛,治愈了周圍人,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些不被理解的“擰巴”和“堅持”。
我在讀到歐維因為鄰居隨意停車而大發(fā)雷霆時,不禁啞然失笑,因為我仿佛看到了在地鐵上因為別人插隊而默默生氣的自己,或是因為孩子沒有按照約定完成作業(yè)而內(nèi)心抓狂的我。我們這一代30+的女性,在職場上追求效率和規(guī)則,在家庭里也渴望秩序和掌控感。我們常常希望一切都在軌道上運行,一旦出現(xiàn)“偏離”,內(nèi)心就會升起一股無名火,感到焦慮和失控。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人總是要有所依靠的,歐維依靠的是規(guī)則,是計劃,是那些他可以掌控的東西?!?/strong>
你看,歐維的固執(zhí)并非空穴來風(fēng),那是他建立秩序、對抗混亂的方式。這不正像我們嗎?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努力抓住每一個能掌控的變量,從細(xì)致的育兒計劃,到嚴(yán)格的工作排期,甚至是對身材和外貌的極致管理,我們用這些“規(guī)則”來對抗外界的失控感,給自己安全感。
愛與聯(lián)結(jié):歐維的“笨拙”,治愈了誰?
歐維的故事,最打動閱微我的,是他與索尼婭的愛情,以及他被新鄰居——那個懷孕的伊朗裔女人帕瓦娜“攪亂”生活后,漸漸展現(xiàn)出的溫柔。
索尼婭是歐維生命中唯一的光,她聰明、活潑、充滿生命力,是唯一能看穿歐維冰冷外殼下那顆溫柔心的人。他們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卻在日常的相濡以沫中展現(xiàn)出最強大的生命力。
當(dāng)索尼婭意外離世后,歐維的世界坍塌了。他決定去死,因為活著,對他來說,只剩下無盡的規(guī)則和沒有溫度的日常。然而,生活并沒有如他所愿。新來的鄰居帕瓦娜,一個懷孕的、開著破爛福特車的、永遠(yuǎn)狀況百出的女人,帶著她的兩個古靈精怪的女兒,強行闖入了歐維的世界。她會毫不客氣地向他求助,會打破他所有的規(guī)矩,甚至?xí)屗バ揠娔X、去照顧孩子。
就是這種看似“不合時宜”的打擾,讓歐維重新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價值。他開始幫助鄰居修東西,幫帕瓦娜送她丈夫去醫(yī)院,甚至收留了一只流浪貓。這些點點滴滴的付出,讓歐維逐漸從失去愛人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金句閃光】“愛一個人,就像住在一間房子里,你永遠(yuǎn)不能真正地?fù)碛兴?,你只是短暫地借住,享受它的溫暖,然后交給下一個人。”
這句話讓閱微我淚目。它不僅僅是對愛情的詮釋,更是對生命中所有聯(lián)結(jié)的理解。對于我們職場女性和寶媽而言,我們常常身兼數(shù)職,扮演著妻子、母親、女兒、同事、領(lǐng)導(dǎo)等多重角色。我們付出愛,也渴望被愛,但有時會因為過于忙碌而忽略了身邊那些最樸素的聯(lián)結(jié)。歐維的故事提醒我,真正的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而是能與多少生命產(chǎn)生共鳴,能為多少人帶來溫暖。
它讓我思考:當(dāng)我們陷入“喪偶式育兒”的疲憊,或“內(nèi)卷”到無暇顧及身邊人時,我們是否也變得像“歐維”一樣,用忙碌和堅硬的外殼,把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而恰恰是那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聯(lián)結(jié),那些“麻煩”的到來,才可能重新點燃我們對生活的熱情。
尋找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活著”
歐維一生都在尋找意義,失去妻子后,他覺得意義也隨之消逝。但當(dāng)他一次次“嘗試”離開這個世界卻總被打斷時,他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的意義,不只在于與所愛之人的相守,更在于與他人建立聯(lián)結(jié),在于那些被需要、被依靠的瞬間。
我們30+的女性,同樣在尋找意義。職場上的晉升、物質(zhì)上的富足、孩子的優(yōu)秀……這些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biāo)。但當(dāng)這些目標(biāo)實現(xiàn)時,我們是否會感到一種“空虛”?是否曾懷疑過,除了這些,還有什么能真正填充我們的內(nèi)心?
歐維的故事告訴我,人生的意義,往往藏在那些“不經(jīng)意”的善意里,藏在一次伸出的援手、一個溫暖的微笑、一次真誠的傾聽中。它不是宏大的理想,而是微小的、持續(xù)的、有溫度的付出。它讓我們明白,即便生活再艱難,我們也不是孤島,總有人會用他們的“笨拙”和“溫暖”,來打破我們內(nèi)心的堅冰。
閱微的私房話:愿你也有個“煩人”的歐維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一種被溫柔擁抱的治愈。它沒有給我一套解決所有問題的模板,卻讓我學(xué)會了放下內(nèi)心的“完美主義”和“掌控欲”。生活本就充滿變數(shù),我們無法掌控一切。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面對,選擇去聯(lián)結(jié),去付出,去感受那些微小的善意。
就像歐維,從一個一心求死的老頭,變成了社區(qū)里不可或缺的一員,他不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是為了“被需要”而活著,為了愛與被愛而活著。這份生命的厚重與溫暖,穿越了文字,直抵我心。
愿我們都能從歐維的故事里汲取力量。即便被生活磨得有些疲憊和擰巴,即便有時感到不被理解,也請相信,你所有的付出和愛,都在以某種方式被看見,被需要。
而當(dāng)你感到生活失去方向時,或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缺少一份“不合時宜”的打擾,一份讓你重新被需要的聯(lián)結(jié)。
【值得收藏】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人能擁有最好的告別,莫過于在世上留下無數(shù)被愛和被需要過的痕跡。它也提醒我們:在你覺得生活糟糕透頂?shù)臅r候,往往是你最接近被愛的時候。
讀完這本書,哪個觀點最讓你有醍醐灌頂?shù)母杏X?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像歐維這樣“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嗎?或者,你有沒有在某個瞬間,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也“被需要”著?歡迎在評論區(qū)和我們聊聊你的故事,分享你的感悟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和這本書對你有啟發(fā),不妨也分享給你身邊可能需要它的朋友/姐妹吧,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中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愿我們都能擁有被愛且能夠去愛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