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半,張阿姨揉著惺忪的睡眼,像往常一樣把兩個剛出鍋的饅頭和一碗面條端上桌。她自言自語,這么多年一年到頭早餐就吃這個,圖個省事、方便??勺罱傆X得身體哪兒怪怪的:晨起乏力、白天工作快干不動,偶爾還總覺得口渴。一天下來不省心,家人多次勸她去體檢。就在三個月后的某個清晨,張阿姨突然在廚房暈倒。家里人趕緊送她去醫(yī)院,一查血糖8.3mmol/L,被醫(yī)生告知已經(jīng)進入糖尿病前期。聽說自己的“健康早餐”可能惹的禍,張阿姨一時間難以接受。她忍不住問醫(yī)生:每天的面條、饅頭,究竟怎么變成了“健康殺手”?許多上了年紀的朋友或許也有同樣的困惑,早餐長期只吃面食,身體真的會出現(xiàn)大問題嗎?那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復(fù)一日吃饅頭、油條、包子,真有傳說中那么嚴重嗎?下面咱們一口氣說清楚。
1. 體重可能悄悄上漲,脂肪更容易“扎堆”在腹部
天天高碳水早餐,比如白面饅頭、面條、包子這一類,升糖指數(shù)都比較高。短時間里血糖陡然上升,胰島素分泌增多,多余葡萄糖分分鐘就轉(zhuǎn)化成脂肪,很容易囤在腰腹。很多中老年人只覺得肚子松了一圈兒,實際上半年內(nèi)體脂率能悄悄上漲7%以上。這肚子大、腰更加粗,都是碳水超標藏的“伏兵”。
2. 血糖水平上下波動,“糖魔”悄悄找上門
精制面食入口快,很容易讓血糖像坐過山車,早餐過后不到2小時就餓。長此以往,胰島素抵抗逐步加重,糖尿病風險明顯升高。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長期早餐以面食為主的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讀數(shù)比均衡飲食人群高出12.3%-18.5%。不少人早上剛吃過中午就哈欠連天,注意力總也集中不了。
3. 腸道菌群容易失調(diào),消化功能跟著出問題
白面饅頭、包子等精制面食膳食纖維極低,腸道益生菌沒了“口糧”,有害菌趁機繁殖。反映到身體上就是便秘、腹脹、腸胃不舒服。慢慢地,免疫力下降,連代謝綜合征、脂肪肝等慢性病都容易湊熱鬧。其實只要偶爾換換粗糧、蔬菜混搭著吃,腸道平衡就能慢慢恢復(fù)。
4. 能量忽高忽低,精神狀態(tài)容易萎靡
純面食早餐像暴風驟雨,葡萄糖“瞬間登頂”,很快又短路。很多人上午沒精打采、腦袋暈乎乎,甚至小情緒爆發(fā)。營養(yǎng)專家常說,全谷物、蛋白質(zhì)和蔬菜協(xié)同才能讓大腦和身體穩(wěn)穩(wěn)扛到中午。不然,精神頭起起落落,做事總覺得力不從心。
5. 營養(yǎng)明顯“偏科”,慢性病風險拉響警報
只顧著吃面,蛋白質(zhì)、健康脂肪、維生素這些必需品,攝入量嚴重不足。長年累月這樣,免疫力降低,心血管出問題,從骨密度到大腦反應(yīng),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曾有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單一型早餐者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高出15%-22%。這無形中把健康推向“臨界點”。
主食換個思路,全谷物先補位。白饅頭和面條不舍得戒,就試著三分之一用玉米、蕎麥、燕麥“摻一摻”,或直接上黑米粥、雜糧粥。全谷物里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效延緩血糖上升,也讓飽腹感持續(xù)久一點。慢慢適應(yīng),主食升級沒那么難。
搭配一定要科學(xué),蛋白質(zhì)和纖維不可少。早上可以加個雞蛋、來杯無糖酸奶,菠菜、西藍花這些也盡量上桌。蛋白質(zhì)幫你修補組織,纖維管腸道,二者一加持,血糖更平穩(wěn),腸道也更有活力。試試幾顆堅果、半個牛油果,健康脂肪把早餐質(zhì)量再提升一檔。
食用順序和吃法也是關(guān)鍵。起床一小時內(nèi),盡量先吃菜和蛋白質(zhì),最后吃主食。這樣血糖不容易大起大落。選蒸、煮優(yōu)于油炸、油煎,尤其年紀大的朋友要避免空腹吃發(fā)酵面食,胃不太好的人更要注意。
早餐真的就是身體的“啟動鍵”。稍微花點心思,踏實吃、科學(xué)搭配,健康一點點累積,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三五個月就見成效,身體會悄悄告訴你答案。
健康的早餐,說難也難,說容易真容易。別等問題來了才想起改變,今天就動手,為你的健康加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