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家成執(zhí)導(dǎo)的電視劇《生萬物》,目前更新到第8集了。
漸入佳境。
隨著劇情的全面展開,相關(guān)角色紛紛亮相,演員們的演技,也成為大家所熱議的話題。
劇中一些配角演員,雖然不算是一線明星,但他們卻憑借精湛的演技,和對角色渾然天成的塑造,而受到觀眾的一致認可。
比如扮演繡繡母的沈丹萍。
這次她挑戰(zhàn)了一個與自己本身的形象和氣質(zhì)差別巨大的角色,但她的演繹,卻十分令人動情。
再比如扮演大腳娘的遲蓬。
盡管在這之前,她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眾多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
但這一次,她的演繹,依然讓我們耳目一新。
她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一顰一笑,乃至自然反應(yīng),都完全是角色的狀態(tài),這使她成為《生萬物》中最為搶眼的演員之一。
但也有一些演員的表演,引發(fā)眾多爭議。
比如楊冪。
幾乎有兩派截然不同的意見。
一派認為楊冪這次的演技,有了很大突破。
與父親以及費家決裂的那場哭戲,看得人們肝膽欲裂。
但另一派卻認為楊冪表演生硬、臺詞生澀、神態(tài)單一、對角色的深度挖掘不夠。
同樣引發(fā)爭議的,還有倪大紅老師。
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一位老戲骨。
他在《喬家大院》中所扮演的孫茂才、在《新三國》中所扮演的司馬懿、在《北平無戰(zhàn)事》中所扮演的謝培東、在《都挺好》中所扮演的蘇大強等角色,至今都鮮活于我們的腦海之中。
但這一次,倪大紅在《生萬物》中的表演,卻并未得到更多劇迷的認可。
大家對他在演技方面的質(zhì)疑,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表演模式太過雷同和單一——永遠都瞪著眼,但看啥都呆呆愣愣,并且面無表情。
這自然給人的感覺,演啥都一樣,變化不大。
二是所演角色的類型太過相似,從《都挺好》中的“蘇大強”開始,他大概找到了自己的“舒適區(qū)”,所以在眾多影視劇中都開啟“渣爹”模式。
比如這次《生萬物》中的寧學(xué)祥,與“蘇大強”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親閨女被土匪擄走,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救女兒,而是如何保住自己那“命根子”一般的地契。
甚至在大女兒寧繡繡在土匪窩生死未卜之際,他卻為了確保不歸還費家送來的豐厚聘禮,而想出讓小女兒寧蘇蘇“替嫁”的主意。
他這一作,將兩個親生女兒的幸福,就全都毀了。
這樣的人,何止是“渣”?簡直是連一點“人味兒”都沒有。
但不管怎么說“寧學(xué)祥”和“蘇大強”都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物。
可倪大紅的表演,的確有著太多相似之處。
把兩個角色并排在一起,除開妝造和服裝,你甚至分不清誰是誰。
難怪網(wǎng)友會質(zhì)疑,倪大紅一張“面癱”臉,為何演啥都一樣?
據(jù)說倪大紅非常重視這次演出。并且也很想演繹一個不一樣的“寧學(xué)祥”。
為此他專門到農(nóng)村集市觀察商販的言行舉止,甚至模仿他們討價還價時的手勢節(jié)奏。
只為突出“寧學(xué)祥”的市井氣。
但演繹出來的效果,卻又是一個“鄉(xiāng)土版”的“蘇大強”。
為何會這樣?
明明倪大紅的表演,曾經(jīng)有過非常驚艷的高光時刻。
比如電視劇《喬家大院》中的孫茂才,他演得多好?
多變的神情傳遞出人物的復(fù)雜心性——從前期暗藏鋒芒的精明,到中期充滿野心的算計,再到失勢后的窮困潦倒,都被他演繹得層次分明。
那時的倪大紅還不是“面癱臉”,生動的表情,總能準確表達出角色該有的樣子。
還有《活著》中的龍二,最后被“處決”時的那場戲,在短短的幾秒鐘內(nèi),他的眼神和表情就有好幾種微妙的變化——首先是不服,其次是憤怒,再其次看到富貴后的不甘,最后是徹底的絕望。
那時的倪大紅,演繹事業(yè)正處于上升期,他通過對眾多的角色的深刻演繹,而逐漸擴大和積累了自己作為演技派演員的影響力。
但從什么時候起,倪大紅的表演“演啥都波瀾不驚”了呢?
不管多么驚心動魄的戲,他的表現(xiàn),全都“十分鎮(zhèn)定”。
咱們就拿《生萬物》來說。
寧學(xué)祥在拾糞蛋的過程中,聽到了女兒被土匪擄走的消息。這時做父親的,不該是很意外很震驚的嗎?但倪大紅是這樣的表情。
甚至聽完之后還抽了兩下鼻子。
當然這也許是演員的處理。
但這種處理,真的就是準確的嗎?
還有面對女兒寧繡繡和父親寧學(xué)祥決裂的那場戲。在聽說女兒要嫁給貧困戶封大腳后,倪大紅的表情,是這樣的。
而當寧繡繡發(fā)完三個毒誓,表示此生再不認寧學(xué)祥這個爹,也不再踏進寧家半步后,倪大紅的表情,是這樣的。
換個角度,還是一樣。
是的,在具有如此強烈沖突的戲份中,倪大紅“心如止水”的演繹方式,的確很難令觀眾“共情”。
不止是《生萬物》,大家可以翻翻看,近幾年倪大紅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全都是這樣的表演方式?
倪大紅也許找到了自己的表演舒適區(qū)。
但演誰都是“倪大紅”,這算不算一種“偷懶”的行為呢?
所幸并不是所有的老戲骨都如此這般。
咱們就拿同樣在《生萬物》中出演寧學(xué)祥“親家”封二的林永健來說,戲份不多,卻驚喜連連。
他通過生動的表情、細膩的動作,將角色的身份、性格和生活氣息,全都展現(xiàn)得惟妙惟肖。
把一個同樣深愛土地,同時又精打細算、世故圓滑的老農(nóng)民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首先他的表演,在細節(jié)方面的呈現(xiàn),精準又豐富——聽聞老伴要隨禮,他趕緊護住錢袋子,看到寧繡繡嫁進封家第一天就吃那么大一碗面,他又皺眉又撇嘴,既心疼還嫌棄。當聽聞寧繡繡每天還要用食鹽刷兩遍牙,他更是仿佛聽到天書一般,不受控制地眨巴著小眼睛。
他那層次分明的表演,無疑增強了角色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而他又充分利用了自己外形上的優(yōu)勢,通過對形體的控制,比如滴溜溜亂轉(zhuǎn)的小眼睛,和一聽到異常情況就嘴角抽動的習(xí)慣,都使得角色更為立體鮮活。
在媒人回話那場戲里,封二先是為“娶到一個被馬子壞了的兒媳婦”而嘆息不已,但一聽說陪嫁有15畝好地,他立刻兩眼放光,暗露喜色,嘴角也不自覺地開始抽抽。
但當媒婆說寧繡繡堅決不要陪嫁時,他又馬上氣得肝疼。
這場戲,被林永健演繹得活色生香,妙趣橫生。他的表情、臺詞、情緒變化和表演節(jié)奏,全都那么準確到位,把一個老戲骨的真正實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且截止到目前為止,林永健還是在《生萬物》中呈現(xiàn)“名場面”最多的一位演員。
比如封二和寧學(xué)祥“互呸”的那場戲,林永健就比倪大紅的表現(xiàn)更為生動,一共“5個呸”,但他的每一次“呸”都各不相同。
還有封家一家四口圍坐在一起吃飯的那場戲,封二前腳剛教育完繡繡喝粥不要出聲,后腳自己就忘了,但剛發(fā)出“咕?!甭暎鸵庾R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率”,林永健那個小表情,也著實令人啞然失笑。
所以我覺得,一個真正的老戲骨,就應(yīng)該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把每一次看似平淡無奇的戲份,都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
林永健無疑就做到了這一點。
因此,把倪大紅和林永健放在一起看,差別還真挺大的。
一個通過各種表演技巧,把角色內(nèi)心的矛盾展現(xiàn)得細致入微。
但另一個,千年不變的表演狀態(tài),卻總是讓人感到“出戲”。
那么,在追看《生萬物》時,各位有沒有同樣的感覺?歡迎通過留言區(qū),各抒己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