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深秋的一個清晨,天氣涼爽,霧氣還沒散盡。乾隆騎在馬背上,興致來了,親自去追一頭鹿,跑得飛快。侍衛(wèi)們趕緊跟上,海蘭察就在貼身位置。
他時刻盯著四周,手里的弓箭張得滿滿的。突然,意外就發(fā)生了。不遠(yuǎn)處的草叢里,竄出一只兇猛的老虎來!這只老虎體型巨大,顯然是餓急了,沖著乾隆就撲過去。
周圍人一下子慌了神,乾隆皇帝雖然騎術(shù)不差,但畢竟年紀(jì)大了,老虎那速度跟風(fēng)一樣,眼瞅著就要抓到他。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關(guān)頭,海蘭察反應(yīng)神速,大吼一聲“護(hù)駕!”,整個人從馬背上躍起,擋在老虎前面。他手里的弓箭“嗖”地射出,可惜第一箭射偏了。
老虎受了驚,更兇狠地?fù)湎蚯 :Lm察二話不說,丟掉弓箭,拔出隨身帶的短刀就迎上去。其他人還沒回神呢,他一個人跟老虎搏斗起來,扭打了好一陣子。史書記載,海蘭察身強(qiáng)力壯,拼死反擊,身上被抓傷流血,但他就是不退后,硬生生把老虎趕跑了。
乾隆這下子徹底脫了險,站定后喘了口氣,看著侍衛(wèi)們都圍過來,他的目光落到海蘭察身上。海蘭察滿身血污,臉上還有道爪痕,但精神頭還好。
皇帝心里一暖,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感激地說:“好樣的!今天要不是你,朕可就遭殃了?!焙Lm察低頭回道:“回皇上,奴才該做的。”乾隆點了點頭,順口問道:“你想要什么賞賜?說吧,朕必重重賞你。”
這問題一出,全場人都安靜了。照平常,侍衛(wèi)救了駕,皇帝賞金銀財寶或升官是常事。海蘭察站在那兒,想了一會兒,臉色有些猶豫。旁邊的侍從們都好奇地豎起耳朵,猜他會要啥—是官位?還是錢呢?
海蘭察定了定神,剛要開口。乾隆看他那樣子,鼓勵了一句:“大膽說,朕一言九鼎。”
意外的請求
按照清朝的封賞慣例,像他這樣救駕立了大功的,給個一等侍衛(wèi)的頭銜或者直接封賞一大筆錢財,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在場的侍衛(wèi)、大臣們,包括乾隆自己,大概都以為海蘭察會趁機(jī)請求升官發(fā)財。畢竟,這是改變命運(yùn)、光耀門楣的最佳時機(jī),錯過了可就沒下次了。大家伙兒屏住呼吸,等著聽這個英勇的年輕人會提出什么要求。
海蘭察聽完皇帝的問話,卻沒有馬上回答。他站在那里,身上帶傷,血跡斑斑,臉上表情卻很平靜。他好像真在認(rèn)真琢磨皇帝的問題。過了一會兒,他才抬起頭,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了:“回皇上,奴才救駕是分內(nèi)之事,不敢居功。如果……如果皇上一定要賞,那……那就賞奴才一個宮女吧。”
宮女?這話一出口,圍在邊上的人全愣住了。乾隆皇帝顯然也感到意外,他打量了一眼海蘭察,眼神里帶著點驚訝,更多的是好奇。這要求太不尋常了!
在當(dāng)時,皇帝身邊的宮女成千上萬,很多都是來自內(nèi)務(wù)府包衣家庭,或者被選入宮的女子。她們的地位遠(yuǎn)低于妃嬪,大多做著侍奉、打雜的活計。一個前途無量的侍衛(wèi),放著官職前程不要,卻只請求要一個宮女?這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乾隆何等精明,他馬上意識到這里面或許有故事。他沒有責(zé)怪海蘭察“不識抬舉”,反而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意思,重情重義?;实畚⑽⒁恍?,痛快地答應(yīng)道:“好!這個賞賜,朕準(zhǔn)了!你說吧,看上的是朕宮里的哪個宮女?”
海蘭察這時才露出了有些靦腆的笑容,說出了他心儀宮女的名字。這一段請求,看似平淡甚至有點“沒出息”,但恰恰彰顯了海蘭察質(zhì)樸實在的一面,也為他后來的故事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背后的故事與命運(yùn)的轉(zhuǎn)折
海蘭察這個看似簡單的請求,背后其實藏著一段不簡單的緣分。原來,他所請求的那個宮女,名叫烏雅氏(基于清代宮女姓氏記載的合理推斷)。
這位烏雅氏在乾隆身邊當(dāng)差也有些日子了,性格溫和,舉止得體。最關(guān)鍵的是,她可能出身于滿洲正黃旗包衣的家庭(基于清代內(nèi)務(wù)府宮女來源的常見情況),包衣雖然是奴仆身份,但在旗人社會中仍是重要的成員。
海蘭察與烏雅氏是如何相識相知的,正史里沒有留下詳細(xì)的愛情故事記錄。但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也許是在宮里偶爾的擦肩而過,也許是值勤時簡短的眼神交流,也可能是某種機(jī)緣巧合下的接觸。
日久天長,這位英武年輕的侍衛(wèi),心里就默默裝下了這個溫婉的宮女。只是礙于身份懸殊(侍衛(wèi)地位高于普通宮女),宮中規(guī)矩森嚴(yán),海蘭察很可能一直把這份心思埋藏在心底,不敢表露,更不敢奢望能娶到她。
這次木蘭圍場救駕立下大功,換來了皇帝的一句許諾。對海蘭察來說,這是改變他和烏雅氏命運(yùn)的唯一機(jī)會。官職財富固然重要,但在他心里,那個日日思慕、卻難以接近的女子,分量更重。
與其求取前程,不如趁此機(jī)會求得心上人相守終生。這個請求,看起來“小家子氣”,實則重情重義,有擔(dān)當(dāng)!
乾隆皇帝雖然意外,但作為一位以“十全老人”自居、標(biāo)榜“施恩”的帝王,這種充滿人情味的請求,倒是很對他的胃口。它比直接要官要錢更顯得樸實可愛。
乾隆不僅爽快賜婚,將宮女烏雅氏嫁給了海蘭察,而且并沒有就此打住,救駕的大功怎能只用一個宮女就打發(fā)了?乾隆很快就對海蘭察進(jìn)行了實質(zhì)性的提拔封賞。
沒過多久,海蘭察就被晉升為頭等侍衛(wèi),品級和地位都大大提升,后來更是將他外放到軍中歷練,開啟了真正的仕途。
海蘭察作戰(zhàn)勇猛,才能卓越,在平定準(zhǔn)噶爾、大小金川戰(zhàn)役(乾隆朝重要戰(zhàn)事)中屢建奇功,一步步成長為清朝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官至都統(tǒng)(清代高級軍事長官),封一等公爵!而他與烏雅氏的婚姻也堪稱美滿,家庭和諧,在重視家族延續(xù)的滿清貴族圈子里,這為他贏得了好名聲。
可以說,那次“請求賜宮女”的舉動,不僅抱得佳人歸,更意外地獲得了皇帝的欣賞和信任。這份來自帝王的特殊好感,成為了他日后在軍功晉升路上的無形資本。乾隆欣賞他質(zhì)樸不貪的品格,認(rèn)為他是可以信賴的忠臣良將。
窺見時代與人情
海蘭察請求賞賜宮女這件事,在波瀾壯闊的清朝歷史中,只能算是一則小小的宮廷軼事。它不見于官修正史《清史稿》的《海蘭察傳》核心記載(該傳主要記錄其顯赫軍功),但這類體現(xiàn)皇帝與近臣互動的細(xì)節(jié)片段,常被私人筆記如《嘯亭雜錄》(清宗室昭梿所撰)或?qū)m廷檔案記載所收錄,在民間也廣為流傳。
它之所以能流傳下來,被人們記住,正是因為它跳出了尋常的“主仆尊卑”或“功名封賞”的套路。它讓我們看到了在森嚴(yán)的等級制度和刻板的朝堂規(guī)矩之外,一絲真實的人情味。
海蘭察不貪權(quán)勢,只求良偶的選擇,展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人”的樸素愿望;乾隆皇帝在最初的驚訝后,表現(xiàn)出的理解和慷慨,也展示了一代帝王的性情和馭下之道,恩威并施之外,有時一點體恤關(guān)懷更能贏得忠誠。
海蘭察這位侍衛(wèi)出身的名將,其結(jié)局也印證了這種來自帝王的信任。他一生戎馬倥傯,最終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于北京。
乾隆皇帝深為痛惜,給予了很高的哀榮,追封公爵,謚號“武壯”,并敕建碑祠,肯定其一生功業(yè)。他的子孫也蒙受了余蔭。甚至到了道光年間,還有地方官員申請為他建立專祠,足見其影響力之持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