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余熱尚未散去,縷縷秋風(fēng)已悄然染紅了枝頭的果實。處暑節(jié)氣未至,滬郊奉賢的本地白烏棗已提前迎來采收嘗鮮的黃金期。
在奉賢農(nóng)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庭院中都種有棗樹。這種傳統(tǒng)上于白露時節(jié)成熟、被老輩人稱為“白烏棗”的果子,是許多當(dāng)?shù)厝送暧洃浿谐跚锏南闾鹱涛丁=陙?,隨著氣候條件變化,白烏棗的結(jié)果期逐年提前。今年,尚未到處暑,不少村民家中的枝頭就已綴滿黃綠相間的棗子。
沈陸村村民陳菊芳家屋后,兩棵二十余年樹齡的棗樹近日已是碩果累累?!艾F(xiàn)在成熟期明顯早了,有些棗子都已自然脫落,正是品嘗的好時候?!标惥辗冀榻B,“看顏色發(fā)黃便是熟透,口感最佳?!?/p>
要想品嘗到這自然饋贈的美味,采摘也有一番講究:一人在樹下鋪布接果,另一人用長鉤拉住高枝、再用竹竿輕敲,成熟的棗子便如雨點般簌簌落下。孩子們也常湊上前撿拾,歡聲笑語間,不一會兒便收獲滿筐。清洗后的白烏棗雖個頭不及冬棗,但果肉疏松、酸甜適中,別有一番風(fēng)味,尤其受到孩童喜愛。
據(jù)悉,今年白烏棗采收期可持續(xù)兩至三周,因棗子賞味期較短,喜歡嘗鮮的市民朋友不要錯過了。
記者:吳口天、瞿軼豪
實習(xí)生:管科雨
通訊員:薛偉(南橋鎮(zhèn))
編輯:王鵬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