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既滅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上善之,下議公卿,曰:“民間祠尚有鼓舞之樂,今郊祭而無樂,豈稱乎?”公卿曰:“古者祀天地皆有樂,而神祇可得而禮?!被蛟?“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p>
這一年既然消滅了南越,孝武帝寵愛的臣子李延年因為擅長音樂所以得到了皇帝的喜歡,孝武帝喜歡音此,因此讓大臣討論說百姓在祭祀祠堂的時候會使用音樂和舞蹈來增加肅穆感,現(xiàn)在皇帝進行郊祭卻沒有音樂和舞蹈,這恐怕不符合禮儀吧。
公卿大臣們說從古至今祭祀天地都有音樂和舞蹈,因此神祇得到了百姓的祭祀,有人說泰帝讓素女彈奏五十弦的瑟,音樂十分悲傷,泰帝因此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將其分為兩半成為了二十五弦的瑟。
孝武帝于是遷移百姓到南越地區(qū)充實人口,并且祭祀泰一、后土神的時候開始使用音樂和舞蹈,孝武帝并且召集擅長音樂的人來,開始演奏二十五弦和箜篌瑟,于是二十五弦和箜篌瑟開始流傳。
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后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澤兵須如。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qū)υ?“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即至甘泉,為且用事泰山,先類祠泰一。
第二年冬天,孝武帝說自古以來皇帝平定天下之后才能夠進行封禪,于是孝武帝開始向北巡視一直到達了朔方地區(qū),統(tǒng)領(lǐng)兵馬十多萬,返回的時候去橋山祭祀了黃帝的衣冠冢,在須如地區(qū)解散了兵馬。
孝武帝說我聽說黃帝長生不死,為什么這兒還有他的陵墓呢,大臣們說黃帝已然登天成仙了,但是當(dāng)初留下的大臣們懷念黃帝于是便將他的衣冠埋葬了。
孝武帝回到甘泉宮后,便開始準(zhǔn)備去泰山封禪的事情,他于是讓有關(guān)官員先按照往常的禮儀祭祀了泰一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