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朝素有滿清的說法,達官顯貴除了開國初期有大功的的吳三桂等人,一直都是以八旗為主,漢人臣子地位都不高。
大家所熟悉的漢人崛起,一般都是直到太平天國時,八旗軍毫無辦法,靠曾國藩的湘軍才搞定,曾國藩從此進入滿清中樞,自此以后,漢族重臣越來越多。
其實不然,早在曾國藩剛剛出生之時,就已經(jīng)有這么一位漢人,備受嘉慶皇帝寵信,不讓辭官,不讓退休,犯了錯,皇帝親自掃尾,別人罵他,嘉慶皇帝假裝沒看見。
這算是恩寵到家了吧,《清史稿》稱他為滿清“能臣之冠”,在那個時代,真是不容易。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紹了這位神奇人物的多次起落,從總督到閑散人員,從閑散人員再到總督,短短幾年這種逆天的職位變化,古往今來也是罕見的。
被清朝稱為能臣之冠的漢人,皇帝寵愛過頭,海盜為他投降,厲害
今天要說的,就是他晚年最后一次激烈的職位變化,這次變化,更多的是自作自受,因為已經(jīng)沒人敢折騰他了。
凡事都是一個因果,這就是為啥不要輕易得罪人,尤其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的時候
前文最后說到張百齡任兩江總督,治水出現(xiàn)事故,嘉慶皇帝派人來調(diào)查,其中就有府尹初彭齡。
這個,素有清朝“海瑞”之稱,自詡為銅豌豆,可見是什么性格,這次調(diào)查張百齡的失誤,雖然最后被嘉慶皇帝搪塞過去,但是調(diào)查中,兩人理所當(dāng)然互相“問候”過。
尤其是嘉慶皇帝對張百齡的偏袒,當(dāng)初彭齡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天的調(diào)查報告多半打了水漂,這換誰都不爽,何況還是“海瑞”初彭齡。
嘉慶年間,國庫虧空,財政貧弱,尤其是兩江地帶,那些個富裕的省份,虧空更是良多,這就很奇怪了。
1814年,江蘇巡撫辭職回家養(yǎng)病,嘉慶皇帝指令剛結(jié)束調(diào)查的初彭齡出任新巡撫,主要工作就是徹查江蘇錢糧虧空。
以前嘉慶皇帝處理這類問題,考慮到大家做官都不容易,一般采取的都是比較友愛的策略,比如秘密辦理不公開啊,再比如可以分期繳納虧空啊,實在沒辦法,那就是以一個日期為準(zhǔn),以前就不算了,以后好好干,其實都是挺眼熟的法子。
初彭齡是誰???哪能接受這種法子,新官上任三把火,嚴(yán)查!
嘉慶皇帝可能也覺得以前確實“軟”了些,是要來些大招,于是要求現(xiàn)任巡撫初彭齡,前任巡撫張師誠,還有“一直”養(yǎng)病的張百齡,組成聯(lián)合組,一起查。
江蘇省巡撫衙門舊址
為啥張百齡一直在養(yǎng)病呢?這不去年治水惹了麻煩,革職回家養(yǎng)病嘛!這次查虧空,嘉慶皇帝“覺得”張百齡以前就是兩江總督,熟悉情況,這就召回來了,為了減小影響,任職書上寫的“命協(xié)辦大學(xué)士,總督如故”,品品這幾個字,真是恩寵啊,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
從免職到復(fù)職,有一年嗎?這三人坐一起,尷尬都難以形容。
因果爆發(fā),誰能勝出?
張師誠純粹打雜,本來人家就準(zhǔn)備退休了,無欲無求。
張百齡和初彭齡,兩人本來就互相看不順眼,在處理虧空問題上,兩人徹底鬧掰。
張百齡處理虧空,和嘉慶皇帝以前的思路是一樣的,軟刀子為主,初彭齡那是直來直去,兩人明顯處不來。
一個聯(lián)合小組,上報嘉慶皇帝的奏章都是各寫各的,事情執(zhí)行起來,也是各按各的來,這就比較荒唐了,讓天下人恥笑啊,嘉慶皇帝告誡二位要“和衷”。
到1815年,兩人矛盾徹底爆發(fā),初彭齡收到手下的消息,張百齡、張師誠兩人有收東西的嫌疑,那還等啥,直接上奏章,參他!
三人調(diào)查小組,一人把其他兩人給舉報了!
嘉慶皇帝派人核實,很明顯,初彭齡辦事方法得罪的人太多,當(dāng)?shù)毓倭艣]有幫初彭齡說話的,反而到處打小報告,說初彭齡的不是,再加上證據(jù)不足,很快初彭齡以“誣告要員”的名頭被召回京城,降職處理。
張百齡痛打落水狗,列舉初彭齡多項“罪狀”,總之,和初彭齡狀告他的時候一樣,這些罪狀都沒有特別的實證,但是影響很壞的那種。
結(jié)果顯然是不一樣的,初彭齡降職改免職,勒令回家閉門思過。張百齡,勝!
所以說,要是當(dāng)初,初彭齡不硬踩張百齡,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局面,人際關(guān)系也很重要啊!
人生最后一年,也精彩
1815年,是張百齡人生最后一年,參倒初彭齡后,看似春風(fēng)得意的兩江總督,竟然在人生最后一年,還上演大起大落的戲碼,真是戲劇。
嘉慶年間,“天理教”比較猖獗,一度還“攻入”紫禁城,事情很小,但侮辱性極強,嘉慶皇帝對這個事追得很緊,也很敏感。
這不,張百齡上報抓到當(dāng)初攻入紫禁城的罪魁禍?zhǔn)住皠⒌谖濉?,嘉慶皇帝喜出望外。
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假的,只不過同名同姓罷了,張百齡屬下抓到的,屬下這么一說,張百齡也沒細查,原文上報,結(jié)果就鬧了這一出烏龍。
張百齡屬下被革職查辦,張百齡自己也同樣免職,只是沒有“查辦”,傷心的皇帝惹不得。
張百齡心里是郁悶的,我都過了六十了,老眼昏花,又不是什么大事,你皇帝免我職?
不過張百齡牢牢抓住他人生最后一次機會,這一次,借助一位和尚的通風(fēng)報信,張百齡真正抓住了大魚。
張百齡得以順利復(fù)職,恢復(fù)巔峰,以前的太子少保,兩眼花翎,統(tǒng)通都回來了。
可惜,老油條又犯了毛病,上報功勛的時候,夸大其詞,說自己費了多大功夫才說服人家和尚通風(fēng)報信的,還說人家和尚法力高深,預(yù)知未來,極其擅長推算這些反派的下落。
這當(dāng)然是藝術(shù)性的說法,嘉慶皇帝還當(dāng)真,以至于后來還真去請這和尚,又鬧了一次大笑話。
不過這都和張百齡沒啥關(guān)系了,就在當(dāng)年冬天,張百齡沒有熬過寒冬,病逝于南京。
縱觀張百齡的一生,從順天府丞、廣西巡撫、湖廣總督,再到無品無職的普通圖書館員,再到兩江總督,再到免職,再到協(xié)辦大學(xué)士,兩江總督,最后一年,還鬧了一次免職到復(fù)職。
人生不僅大落,還能大起,何等壯觀!如果沒有皇帝寵信,那真是不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