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二日晚上。上海體育館。UFC精英之路半決賽。
中國選手李凱文,對上日本選手中村京一郎。
出場的時候,李凱文是高唱著“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跳上擂臺的。他一邊唱,一邊揮手做劈砍動作,方向朝著中村。
中村可能聽不懂他唱的什么,還閃躲搖晃著腦袋配合著。
現(xiàn)場歡呼雷動。很多人舉起手機拍攝。
比賽開始。
第一回合,李凱文還算穩(wěn)住。第二回合,中村逐漸掌握節(jié)奏。第三回合,李凱文面部連續(xù)中拳,眼角開裂,腫脹嚴重。最終打滿三局,裁判一致判定:中村勝。
李凱文被勾拳擊中:(看彈幕上的評論更有意思)
再挨一記左鉤拳:
又被右鉤拳擊中:
中村一記勢大力沉的肘擊,擊中李凱文最硬的嘴。
李凱文輸得很慘。
賽前是這樣。
賽后是這樣。整張臉腫得厲害,眼睛幾乎睜不開。
賽后,日本選手中村京一郎做了一件事。他給李凱文發(fā)了一封電子信件。內容是:“感謝上海。感謝李凱文。這是一場很好的比賽?!闭Z氣謙和,姿態(tài)禮貌。
李凱文沒有公開回應。
網絡上流傳著這段視頻。很多人不是批評他輸,是批評他“戲太多”。
我說幾句難聽的。
有些人說,李凱文只是“愛國”。但那種“愛國”,更像一種條件反射。
這種反射不是天生的。是被一遍遍訓練出來的。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上課,學到歷史的部分,最深刻的是什么?是仇恨。是悲情。是被欺負的憤怒。
長大了看新聞,某些媒體最愛炒作什么?是外國尤其日M又“使壞”了。是他們亡我之心不死。
這種敘事重復一千遍,人就容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凡事不需要獨立思考,只要找準仇恨對象就行了。
所以李凱文一上臺,第一反應不是尊重比賽,而是“砍鬼子”。他以為下面會喝彩。確實,下面也喝彩了。
這是一種閉環(huán)。上面投喂什么,下面反饋什么。中間的人,比如李凱文,就成了表演鏈的一環(huán)。
他可能根本沒想到,真正的體育精神是超越國界的。是對手之間的互相尊重。是輸了之后還能握手。
那種簡單的、干凈的體育,我們很久沒見了。
取而代之的,總是體育“搭臺”,政治“唱戲”。運動員輸了,就說“別罵了,他已經盡力”。贏了,就變成“民族英雄”,集體高潮。
這正常嗎?
我說幾句難聽的。
體育就是體育。比賽就是比賽。沒必要塞進那么多額外的東西。
你是個運動員。不是演員。你要做的是好好打,不是好好演。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這首歌有它的歷史背景。但這是UFC擂臺,不是抗日現(xiàn)場。你的對手是個1994年出生的日本運動員。他沒侵過華,也沒砍過中國人。他跟你一樣,只是個練格斗、想贏比賽的年輕人。
你對著他唱“砍頭”,做劈殺動作。說輕了,是作秀。說重了,是侮辱。
輸贏本是常事。但當你把民族情緒綁在身上、當成賽前表演的一部分,你就活該被反噬。
你輸掉的不是一場比賽。是你自己親手編的劇本。
真正讓人瞧不起的,是這種“偽英雄主義”。
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人太多了。
小鎮(zhèn)上面館門口貼“日本人與狗不得入內”。其實他那個店,別說日本人,連外地游客都不會去。他一輩子沒見過活日本人。貼那個標語,是給隔壁老王看的。意思是什么?是“我愛國,你們快來夸我”。
這是愛國嗎?不是。這是生意。是流量算盤。是最低級的嘩眾取寵。
還記得那個“最強大腦”的選手嗎?姓王。贏了日本女孩之后,他說:“這要是三十萬張,我可能要費點勁。”
“三十萬”。指的是什么?是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
科學競賽的舞臺。你靠記憶力贏了,很好。但你非要把一場智力比賽扯上民族傷痛。這不叫智慧,這叫下作。
你以為你贏了比賽,又贏了情懷?實際上,你輸掉了風度,也輸掉了格局。
還有某奧運冠軍。去日本住酒店,故意開水龍頭放一整夜水。還發(fā)微博說“算是為抗日做貢獻”。
你算過嗎?酒店房費一晚兩三千。水費才多少錢?你到底是在浪費水,還是在給日本送錢?
這種“抗日”,日本人看了恐怕都笑出聲。
你說他們壞嗎?不一定。就是蠢。
知識多、智商高、運動能力強,不代表有常識、有認知、有基本的尊嚴。
有時候恰恰相反:讀多了某種教材,練偏了某種精神,人反而越活越糊涂。
李凱文被打成那樣,我不同情。我不是不同情他輸,我是不同情他非要把自己包裝成“民族戰(zhàn)士”再輸。
真正該同情的,是臺下一部分看得熱血沸騰、又在他輸之后沉默尷尬的普通人。
他們是真的相信那種表演。是真的會被那種情緒煽動。
他們活得很累。一輩子在仇恨里打轉。恨美國、恨日本、恨世界。覺得誰都想害我們。
但他們從沒出過國。也沒跟一個真正的外國人說過話。
他們的仇恨,是從電視里學來的。是從手機里刷來的。是從一個個李凱文式的表演里模仿來的。
這種人,往往命運特別苦。
因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拿來自嗨和意淫。他從來不肯靜下心來看看:
為什么日本選手賽前雙手合十、賽后寫信感謝?
為什么我們的人賽前唱大刀歌、賽后鼻青臉腫還不認賬?
什么是體育精神?什么是輸得起的尊嚴?
你不懂。你永遠不懂。
因為你被灌輸了太多假的、虛的、煽動的東西。你已經分不清什么是表演、什么是真實。
比賽輸了,可以再練。
認知輸了,一輩子難翻身。
寫這么多,不是我想罵李凱文。他也不過是個產物。是一個環(huán)境的縮影。
我真正想說的是:咱們普通人,能不能清醒一點?獨立一點?
別再把情緒當真理。別再把表演當熱血。
看比賽,就看比賽。工作,就工作。生活,就生活。
別動不動就“打倒小日本”。你沒見過他們。他們也沒見過你。大家都要過日子。
真正該砍的,不是誰的腦袋。是你腦子里的辮子。是你心里那把銹了很久的刀。
李凱文臉上的傷,會好。
但這些人腦子里的病,很難醫(yī)。
如果你讀到這里,覺得被刺痛了,或者覺得我說得對,不妨幫我點個贊,打個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