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見兩張?zhí)貏e溫馨的圖片。
第一張是網(wǎng)友的爸爸生病住院,媽媽在一旁細心地照顧他。
只見媽媽正在小心翼翼地給病床上的爸爸喂飯,一口接一口,溫柔又有耐心。
第二張同樣也是在醫(yī)院吃飯的場景。
父親生病住院,三個兒子特意從外地趕回家,24小時輪流貼身照顧父親。
他們還在醫(yī)院附近租了房子,每天做好飯送過來,幾個人圍著父親一起吃飯,一連一個月都是如此。
這兩張照片,看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人在生病的時候,總會格外的脆弱、無助。但只要家人陪伴在身邊,心里就會踏實許多,病痛也顯得不那么難熬。
都說醫(yī)院宛如一扇窗,透過它,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盡收眼底。
到了一定年紀,生一次病,你就會知道,家到底有多重要。
01
北京大學醫(yī)學博士@薄世寧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曾收治了一個82歲的老爺子,是來做手術的。
老人的手術做得非常順利,第二天就可以把身上的氣管和插管拔了。
但是拔完氣管后,老人卻坐在床上又踢又鬧、胡言亂語,眼神里明顯沒著沒落的。
這種癥狀,就是典型的“ICU譫妄”——因為身處ICU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在最難的時候見不到任何家人,才會不由自主地恐懼,擔心,出現(xiàn)各種幻覺。
而治療“ICU譫妄”最好的方法,就是轉到普通病房。家里人陪一陪,倒點熱水,說點知心話,很快就會好轉。
可是難就難在,這個老人沒有任何家屬,只有一個遠房的外甥。
醫(yī)生只好給這個唯一的外甥打電話,得到的回復是沒有時間來陪,對方還說這個老人有退休金,不行可以多住幾天ICU。
沒辦法,醫(yī)生只能親自上陣,耐心地一點點哄著老人,治療了好一段時間,病情才有所好轉。
老人轉到普通病房的那天,那迷茫又孤苦的眼神簡直讓人心疼。
這一刻,薄醫(yī)生很是感慨。
他說: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但是意外是偶然,生病卻是必然。
很多時候,治好病的不一定是什么好藥,也未必是什么鋒利的刀,而是有人貼在你耳邊,輕輕地對你說一句:“你別害怕,我們都在?!?/p>
人在生病的時候,都需要一個“錨點”,讓害怕的心有處可依。
這個錨點,不是親戚,不是朋友,而是真正把你放在心上的家人。
人活在世上,難免會有生病住院的時候。
只有在病榻之上,你才能真正體會到:
為你焦急忙碌跑前跑后的,為你衣不解帶日夜陪伴的,沒有別人,只有身邊的家人。
02
看到一個視頻:
25歲的女兒患上了紅斑狼瘡,并發(fā)尿毒癥。
聽到女兒生病的消息,在新疆阿克蘇打工的父親,急得一夜白頭。
他買站票,輾轉了3天跨越8000公里趕回來照顧女兒。
看到女兒只能依靠透析維持生命,父親心疼得直掉眼淚:“拼盡全力,我也要把女兒救回來?!?/p>
此時此刻,在這位父親眼里,只要女兒能好起來,他愿意傾其所有。
家人,就是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堅定地站在你身邊,為你撐腰,替你打傘的那個人。
他會在你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候挺身而出,不離不棄,陪你共渡難關。
自媒體作者@叫我麥大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兩年前,丈夫下班回家途中,騎摩托車摔進溝里,不省人事。
家人發(fā)現(xiàn)后,緊急把人送往醫(yī)院搶救,結果病人顱內出血,連帶胸部肋骨也斷了8根。
醫(yī)生連夜進行了開顱手術,后來送到了ICU用人工呼吸機維持生命。
人工呼吸機的費用不菲,丈夫住院十天已經(jīng)花了十幾萬,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家里的積蓄也所剩無幾。
很多親朋好友趕到醫(yī)院,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不少人都建議妻子放棄治療,不然很可能落得人財兩空的下場。
但妻子心里一個強烈信念支撐著她:“我不想我的孩子沒有父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會放棄?!?/p>
她堅決表示要救丈夫,哪怕花光所有積蓄,哪怕背上債務也在所不惜。
經(jīng)過一周的治療,丈夫病情竟然奇跡般地好轉,停止了呼吸機,轉到了普通病房。
很快,丈夫就可以吃飯了,會說簡單的話,慢慢走路……
兩年過去了,丈夫已經(jīng)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了。
妻子欣慰地說:好在我當初沒有放棄,我相信多一份堅持,就多一分希望。
世人常說:你的低谷,就是你的照妖鏡,多少人逗留,多少人現(xiàn)行。
無論你在外如何風生水起,生了病跌入谷底,只有家人會拼命地守護你,竭盡全力地救你于水火之中。
人到一定年紀就會明白,生命中的很多人只是過客。只有真心愛你的家人,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寶物。
03
前幾天,一位博主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她的丈夫生病住院,病房里住了三位男士,而在一旁悉心照顧他們的,無一例外都是他們的妻子。
其中一位男士,老婆70多歲了,每天中午都會開車來給他送飯。
而他吃完飯也會囑咐妻子趕緊回家休息,特別擔心老婆累著了。
而另一位男士,昨天他老伴有事回家了,臨走時,他哭得像個孩子。
今天上午,他就忍不住給老伴打電話,訴說自己對她的思念。
博主忍不住感嘆:人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知道誰最愛你,才會學會珍惜。
是啊,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在你生病脆弱時,身邊有一個噓寒問暖、知冷知熱的人。
他會為你端上一杯及時的熱水,也會在深夜默默替你掖好被角。
紀錄片《人間世》里,講過一個阿茲海默癥患者的故事。
他叫阮懷恩,曾經(jīng)是個老師,老伴吳開蘭則是一位護士。
在他犯病后,吳開蘭毅然擔起照顧他的責任,這一照顧就是15年。
她每天像上班一樣,拉著行李去醫(yī)院照顧老伴,耐心地給他喂飯喂藥,端屎倒尿、洗腳擦身。
隨著病情加重,阮懷恩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徹底回歸到一個嬰兒的狀態(tài),而吳開蘭始終守在他身邊。
直到2018年,阮懷恩感染了嚴重的肺炎,彌留之際,是吳開蘭在他耳邊呼喚:
“你先去,我回頭就來找你了,我一定不會讓你一個人孤孤單單…”
就這樣,他體面又安然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要知道,阿爾茨海默病診斷后的平均壽命是3到9年,可因為發(fā)現(xiàn)得早,照顧得又周到,阮懷恩活了整整15年。
據(jù)吳開蘭說,他們年輕時感情很好,經(jīng)常一起出游,有過很多的幸?;貞?。
這份孜孜不倦的愛,就是她無微不至照顧愛人15年的最大動力。
其實,家人之間,也不過是一場因果輪回。
你用愛滋養(yǎng)了對方,對方也自然愿意在你受傷無助的時候傾情回報。
所以,無論何時,別忘了珍惜眼前人,多愛他們一點。
不管走得多遠、飛得多高,都別忘了,是誰在等你回家。
看過一句話:不管你多大年紀,躺在病床上就會明白,人生守住“家”就夠了。
那些在黑暗中默默抱緊你,在無助時死死支撐你,在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才是你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相處的時光,珍愛眼前的家人,別辜負了這一世的緣分。
哪怕著急向前趕路,也要記得常常回家。
點個贊吧,守住家人的愛,也守住一生的平安和喜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