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勤勞致富”。
等我們到了中年,再去看“勤勞致富”四個字,認知就不一樣了。
有人說:“如果勤勞能夠致富,世界首富可能是一頭驢?!?/p>
驢子沒日沒夜地拉磨,但最后的結果,自己干不動了,還被送到屠宰場。
還好的是,人不是驢子,人是會覺醒的,會通過經驗來改變命運的。
完成原始積累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靠勞動賺錢,效率太低了。
01
從70后、80后這一代人講起。
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這一代人是改變家庭面貌的一代人,并且還處于中年。
老一輩的人,也就是50后、60后,多半是沒有原始積累的,他們一輩子都是一窮二白的樣子,到老了,干不動了,還眼巴巴指望子女給贍養(yǎng)費。
不過,我們不可以否認,老一輩的人,真的很勤勞。
就拿我的父母來說吧,住在湘南的山溝溝里,和全村人一起種地,養(yǎng)豬,放牛,砍柴,壘房子,修水渠。
“只要你愿意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還真是這樣,父母常常是天一亮就爬起來,一頭扎進水田,等太陽剛剛冒出來,父親就割了一擔草,用來喂牛;母親已經澆了菜地兩分。
農忙的時候,父親站在火辣辣的陽光里,皮膚曬得黝黑,肩膀上都有老繭。
到冬天,我不敢觸碰父親的手——太粗糙了,感覺上面有無數(shù)根刺。
可是父母沒有富起來,也剛剛夠一家人的吃穿。到了開學季,還總是為學費發(fā)愁。
父母手里有一點點錢,就在農村修房子,很快掏空了,還借了一部分錢。房子很大,一百多平,兩層;旁邊還修了單獨的廚房和洗漱間。家人住不了那么多,大部分是空著。
等子女都長大之后,父母繼續(xù)勞作,有了余錢就繼續(xù)改善院落,一部分存起來。
當父母很老的時候,也沒有退休金,一點點余錢根本不夠養(yǎng)老。于是,父母繼續(xù)折騰那幾塊地,一直不敢休息。
父母的問題出在哪里?其根本就是,沒有想辦法,擁有原始積累,而是無目標地干活?;蛘哒f,他們有目標,但是目標不夠精準,不夠長久。
02
70后,80后成年之后,多數(shù)不會過農耕生活,外出打工;一些城鎮(zhèn)出生的人,因為父輩創(chuàng)造的工廠不景氣,也開始外出打工。
打工很苦,總是加班熬夜。也是勞動賺錢。
但是打工的地方,多半經濟比較發(fā)達,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另一面,真正開了眼界。
還有,人口的流動性大了,看過的地方多了,那對賺錢的模式,也學到很多。
我們開始折騰,怎么買房子。
有人發(fā)現(xiàn)商機,想辦法買商鋪。
房地產剛剛興起的時候,很多買房子的人,依托房價的上漲,賺了不少。一套房子漲價的幅度,可以超越一個人一年打工的收入。
“一鋪養(yǎng)三代”,在那個年代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商鋪本身在增值,另外還有租金。
我所在的縣城,有一個農貿市場,九幾年的時候,商鋪也只要一萬多一個,五十多平米。也就是十年之后,商鋪漲到近一百萬一個,租金一個月五六千。
總有一些人,依靠一個商鋪,就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
也有人,依托存款利息,也確實過得輕松起來。在二十年前,利息是很高的,存款五十萬,生活無憂無慮。
還有人去研究股市,或者去搞批發(fā),開小作坊,自己做老板,也能輕松賺錢。
往以后看,我們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有社保,會退休,晚年是不那么憂愁的。
這就說明,真正的富人,是有原始積累的人,不單純靠勞動。
第一,有形資產,帶來了租金。租金都可以抵得上一個人打工的收入,那么你一邊打工一邊收租,就等于收入兩倍。
第二,利息收入,是妥妥的被動收入。
第三,養(yǎng)老金的準備,是余生幾十年的生活積累。
第四,賺錢經驗的積累,可以得到理財?shù)氖杖?,入股的收入等?/p>
一個有原始積累的人,再去勞動,賺錢很輕松,并且來得也快。這就打破了祖輩說的“勤勞致富”。
說到這,很多人會問:原始積累,從哪里來?
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勞動收入,使勁摳,一日一錢,千日千錢;其二是借雞生蛋,也就是貸款起家。
第一個方法,是很難的,但是很多人做到了。摳摳搜搜二三十年,有存款四五十萬,另外還有一兩套房子,是可以的。
第二個方法,是容易的,但是也有風險。從今天的社會來看,貸款風險很大。但是在二三十年之前,風險是不大的。
一些貸款買門店的人,用租金就可以填補月供;門店增值收入,都是純收入。十幾年之后,門店貸款還完,收入就更高了。
一些人貸款買學區(qū)房,或者鬧市房,也和門店一樣,租金可以抵得上月供。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一批人,借助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做什么成什么,紅利是很多的。
03
稻盛和夫說過: “不要去羨慕別人的成功,那就是別人犧牲了安逸換來的;不要去羨慕別人的成熟,那是經歷與滄桑換來的,有人在奔跑,有人在睡覺,有明確目標的人睡不著,沒目標的人睡不醒,如果是沒有躺贏的命,就要站起來奔跑?!?br/>
不管怎樣,原始積累本質上也是勞動所得,只是腦力勞動的價值更加多。
個人的智慧,跟上了時代的浪潮,原始積累就容易了。
一個家庭也好,一個人也好,不要盲目去勞動,否則會變成碌碌無為的結果,要帶著目標去勞動,就算是打工,也要瞄準有發(fā)展前程的崗位。
很多人到四五十歲,還空空兩手,那多半是半生都沒有實現(xiàn)原始積累,后半生就更是病急亂投醫(yī)。
如果你的目標很亂,那么你就只能被人牽著鼻子走,賺錢的效率堪憂。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