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咨詢熱線:186-1428-9520(同微)
大家好,我是張建忠。
今年整七十了,行醫(yī)差不多四十個年頭。
這些年來,我一直專注在中西醫(yī)都比較棘手的疑難雜癥上,尤其是肌營養(yǎng)不良這類罕見病。
看到很多孩子和家庭為這個病所困,我心里一直放不下。
別人總說這病沒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身體功能慢慢退化。
但我不這么認為。中醫(yī)講“有癥就有因,有因就可辨”,只要找準病根,一步一步來,很多孩子是可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
我一輩子就做了這一件事——靜下心來,摸脈看診,為每個病人找那條屬于他自己的路。
正文:
一、病根不在“肌”,而在“脾”與“腎”
肌營養(yǎng)不良,中醫(yī)一般把它歸為“痿證”。
痿,就是軟弱無力、功能衰退。問題雖然出在肌肉,但根子不在肌肉本身。
中醫(yī)講“脾主肌肉”,脾是后天之本,負責把吃進去的東西轉化成氣血和營養(yǎng),輸送給全身的肌肉。
如果脾虛了,輸送不了營養(yǎng),肌肉得不到滋養(yǎng),就會萎縮無力。
另外,“腎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儲藏精氣,推動生長發(fā)育。
脾虛久了,會拖累腎,造成腎精不足。孩子就可能發(fā)育慢、腰腿軟、站不穩(wěn)。
所以這病的本質(zhì),是脾腎兩虛。氣血生化無源,又流失過快,導致肢體失養(yǎng),漸漸痿弱。
除此之外,久病多瘀、多痰。氣血運行不暢,便會形成瘀血和痰濕,堵塞經(jīng)絡,所以有些孩子關節(jié)僵硬、肌肉發(fā)硬,甚至出現(xiàn)呼吸困難、吞咽無力。
總結一句話:病機是本虛標實。脾腎虧虛是根本,瘀阻經(jīng)絡是表現(xiàn)。
二、四十年堅持:“一人一方”,絕不套方
很多家長一來看病就急著問:“張大夫,有沒有現(xiàn)成的方子?我們都試過很多了?!?/p>
我的回答永遠是:沒有一張方子能治所有人的病。
為什么?因為雖然診斷都一樣叫“肌營養(yǎng)不良”,但每個孩子的體質(zhì)、癥狀、病程和發(fā)展階段完全不同。
比如:
有的孩子脾虛明顯:吃得少、大便稀、面色黃、乏力;
有的孩子腎虛更重:腰軟腿軟、發(fā)育遲緩、容易骨折;
有的偏陽虛:怕冷、四肢涼、舌淡苔白;
有的偏陰虛:手足心熱、夜間盜汗、舌紅少苔;
有的夾瘀夾痰:肌肉僵硬、關節(jié)攣縮、舌暗有瘀點。
你想想,這么多不一樣,怎么能用同一個方子?
所以我每次開方,必是“專人專方”。
一定要仔細問診、看舌、摸脈,搞清楚孩子屬于哪種證型,氣虛還是血虛,有濕還是有瘀,病在脾還是在腎,或是兩者皆虛。
然后才能定治法——是健脾益氣,還是補腎填精,或是活血通絡,再酌情搭配用藥。
并且這個方子不是一直不變的。吃藥之后體質(zhì)會變,癥狀也會變,所以我常要求孩子定期復診調(diào)方,動態(tài)跟蹤。
這才是中醫(yī)說的“辨證論治”,是中醫(yī)治病的精髓。
三、舉例說明:“同病不同治”,方隨證變
(注:以下示例僅為體現(xiàn)用藥思路,嚴禁套用)
曾有兩個孩子先后來看診,都確診“肌營養(yǎng)不良”。
第一個孩子,6歲,瘦小,不愛吃飯,容易腹脹,大便軟,走路不穩(wěn),容易累。舌淡苔薄,脈細弱。
這是典型的脾虛氣虛為主,我就以健脾益氣為思路:
可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山藥、陳皮、砂仁等,佐少量補腎之品如淫羊藻、牛膝。
第二個孩子,12歲,病程較長。走路搖晃明顯,腰膝無力,小腿偏硬,夜間汗多,舌紅少苔,脈細偏數(shù)。
這是脾腎兩虛,已傷及陰液,兼有經(jīng)絡不暢。我就側重滋陰補腎,兼通經(jīng)絡:
可用太子參、熟地、山萸肉、枸杞、丹皮、茯苓、懷牛膝、杜仲,加上當歸、地龍等活血通絡。
你看,同樣是肌營養(yǎng)不良,年齡不同、表現(xiàn)不同,方藥就完全不同。
這就是“一人一方”的實際運用。
四、醫(yī)者寄語:信心與耐心,比藥更重要
這類慢性病,恢復起來需要時間。
千萬別指望三五天就見效,它更像是一場“持久戰(zhàn)”。
效果是一點一點累積的:先可能是吃飯好一點、大便正常一些、睡覺踏實了、出汗少了……然后才慢慢感覺到力氣有所恢復。
所以,家長和孩子一定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堅持按時服藥、定期調(diào)方,配合科學康復訓練,加強營養(yǎng),保持情緒穩(wěn)定——這些綜合起來,才能穩(wěn)住局面,一步步看到改善。
我這些年診治過的很多孩子,都通過這種個性化的調(diào)理方式,改善了生活質(zhì)量,延緩了疾病進展。
作為醫(yī)生,我能做的,就是用心為你辨清證型,制定合適的方案。而剩下的,需要咱們一起努力。
結語:
我始終相信,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也不該有相同的方。
“一人一方,專人專方”,是我四十年來堅持的理念。
如果你正在面對肌營養(yǎng)不良的困擾,請不要放棄希望——中醫(yī)有辦法,但我們不能亂辦法。
一定要找靠譜的醫(yī)生,仔細辨證,耐心調(diào)治,慢慢來,才是真正的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