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小凡
近日,一則來自海外媒體的消息,讓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陷入緊張。在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fā)展的時候,比亞迪等五家中國新能源品牌,在澳大利亞因涉嫌維修技術壟斷的問題,可能面臨最高470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據悉,這五家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澳大利亞未遵守機動車維修與服務信息制度,并未按MVIS規(guī)定開放售后維修數據,妨礙了車輛的正常保養(yǎng)與維修。要知道,根據澳大利亞《機動車服務與維修信息制度》(MVIS),每家車企需向維修廠公開診斷軟件、技術參數等核心維修數據,即便是車輛出現(xiàn)問題,也可以到外面的維修廠進行維修。而這五家車企未能及時、完整地向獨立維修商公開診斷軟件、技術參數等,每家車企也將面臨最高1000萬澳元的處罰。
話說,在國內市場,幾乎絕大多數車企都會強制車主去4S店修車,否則在外面維修的話,直接斷供零配件,并鎖死車輛數據,車輛秒變“廢鐵”,就連車主想找個便宜且靠譜的維修廠都難。一度被網友調侃:“4S店才是親兒子,車主就是冤大頭”。畢竟,普通老百姓買車,也是花了不小的積蓄,如果將后續(xù)的維修保養(yǎng)也和自己錢包捆綁在一起,也確實直呼:“買的不是車,是祖宗!”
而這幾年國內新能源車企在澳洲,也是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以比亞迪為例,僅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澳洲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00%,可以說是“一路狂飆”。但是銷量實現(xiàn)了增長,售后維修卻成了大問題。
對于車企而言,維修市場長期被4S店壟斷,并以“原廠配件”、“技術壁壘”等手段,將新能源汽車售后陷入一個“維修怪圈”。從車企角度看,這種“不放開”也并非沒有緣由,以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為例,作為新能源車的命脈,如果將技術信息公開給獨立維修廠,不僅會出現(xiàn)技術泄露的風險,如果維修不善,還會出現(xiàn)安全事故等。這樣一來,一旦因非授權維修發(fā)生事故,對于自家產品的打擊也是毀滅性的。
正如,特斯拉曾對保險公司反問:開放數據后的事故,你能兜底嗎?同時,特斯拉在美國曾因控制零部件售后不放,也被告上過法庭,而中國車企會不會也有這么一天?目前我們也是下官定論。確實,車企為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安全責任,當然不敢輕易松手。如果,出現(xiàn)安全事故,這鍋到底該由誰來背?也確實說不清楚。
而對于消費者而言,車企不敢公開技術參數,就會導致外面的修理廠無法進行正常維修,最終為此買單的,還將是消費者。所以,這看似“怪圈”的問題,實則是一場安全、責任、權力之間的博弈。
這場澳洲罰金風波,也將為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售后合規(guī)問題敲響警鐘。我們還是呼吁,在全球新能源市場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車企合規(guī)經營、保障消費者權益,才是在全球市場中行穩(wěn)致遠的根本基石。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