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多少像我一樣
隱形的女人
做著她們隱形的工作
該怎么介紹這本《霧野回聲》呢?
伴隨著不同時期閱讀的心情狀態(tài)、現(xiàn)實各類社會話題的出現(xiàn),打在文檔里零碎的文字逐漸變得清晰,但卻還找不到一個好的開頭,向你介紹這本書的強大力量和真的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迫切與希望。
當人在面對特別喜愛的事物上,總會變得小心翼翼,害怕因為言語描述的偏差造成可能流失掉一個希望。
當我在文檔打到這段話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何嘗不也是這本書作者的心情投射呢, 一個家庭主婦,日常工作就是拖地、 倒垃圾、 送孩子上學、 打掃衛(wèi)生間、洗衣服、準備做飯、 洗碗、然后再 接孩子放學等一大堆待辦事項,唯一成就感來源就是將這些任務劃線,從清單上勾銷的那一瞬。
但,整理好的房間總會很快再次陷入狼藉,于是還要整理、還要洗碗、 還要 做飯,還要接孩子放學,這樣的一個人,居然想要為一個幾乎在歷史上淹沒,找不到更多信息來證明她存在過證據(jù)的女詩人,想要還原她的一生。
傳統(tǒng)父權制是如何讓一個女性消失,變得不重要的,那我就用同樣的方式讓一個女性復活。
聽起來可笑嗎?異想天開嗎?但這,就是《霧野回聲》的故事:
艾琳·尼康奈爾創(chuàng)作的《挽歌》被譽為“十八世紀愛爾蘭最偉大的詩歌”,但在她的時代,男性掌握書寫和傳播的權利,女性的作品只能通過口頭流傳。《挽歌》能被后世抄錄已屬幸運,更多時候,女性的聲音只是被忽略和遺忘,成為沒有回聲的吶喊。
艾琳光彩奪目的詩作傳揚至今,但關于她本人卻記載寥寥。族譜上甚至沒有記入她的名字,任何地方都沒有留下她的肖像,仿佛沒有存在過一樣。
作者對此感到荒謬:“我們必須反抗父權制的壓迫,對被抹除的歷史發(fā)聲,承認這樣一位重要詩人的生平竟遭到蓄意涂抹的事實?!?/p>
我想為她正名。她不屬于誰的妻子或者附屬,而是作為一個真實存在過的人,作為一個至今為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作者,我希望她不應該被淹沒,這就是這本《霧野回聲》誕生的初衷。
《霧野回聲》
作者: [愛爾蘭]黛瑞安·尼格利弗
譯者: 盧一欣
后浪&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在浩如煙海的男性文本中間,作者極力尋回艾琳被掩埋和抹去的生活痕跡,復原一種“被抹殺的聲音”,將本應屬于女性的話語一字一句奪回。
02
女性真的還有好多話題
還沒聊完呢!
于是敘述由此展開,那些問題也終于暴露出來。
第一個就是關于「家庭主婦」的討論。
如果大家留意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各類文藝作品:電視劇、電影、圖書中,我們幾乎很少看到一個以家庭主婦為主角的作品,即使有要么也是在廚房忙碌、或者發(fā)愁孩子上學、和青春期孩子干架、懷疑老公出軌之類的形象,她們很少會是主角。
而大多敘事也都離不開婚姻危機跟全職媽媽。
所以這也是這本《霧野回聲》的珍貴之處:都2025年了,終于有一部以家庭主婦為主角的作品了!
而且不僅有了,書中作者將自己的身體視為一種女性聲音的載體、一切敘事的原點與主體,將那些女性困境攤開給你看:
月經(jīng)羞恥、自我讓步于家庭、生育損傷、孕期心理、焦慮抑郁、社會對于女性“角色期待”的種種壓迫……
尤其是將女性在家庭中承擔的隱形勞動傳達的淋漓盡致:
“在不同的房間里,她們打掃、哺乳、育兒,被日復一日的家務消耗和吞沒?!?/strong>
“每天我都在與無序和混亂做斗爭,整理四散的玩具和肘部全是泥巴的連帽衫,清掃每一塊掉落的意大利面和每一塊脫落的面包皮,擦洗污漬和餐具,直到這些在房間里穿梭的力量化于無痕。每一個小時都會照舊回到混亂。我打掃。我清洗。”
“我打掃的時候,我的勞動是不被看見的。如果每一天都是一頁雜亂無章的書頁,我則用無數(shù)時間去擦拭它上面的字母。就此而言,我的勞動是對存在的一種刪除。”
將自我感受讓步,在忙完一系列家庭事務后,還要為老公的性愉悅負責:
"直到現(xiàn)在我才意識到我把他的身體當作我負責的清單上的又一事項..."
“我熟睡的丈夫本能地將我攬入懷中;盡管他鼾聲如雷,我能感到他頂住我背部的某個地方變硬了。我皺起眉頭,一動不動,直到確定他已經(jīng)入睡,再悄悄地挪開。”
「房間」對于女性真的非常具有象征和代表意義,除了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房間》寫下的那句:“女人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一筆屬于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chuàng)作的自由?!睂τ诤笫谰哂袕姶髥⑹咀饔猛?,在這本《霧野回聲》里,「房間」也是多次出現(xiàn),用來講述女性處境,具有醒世作用:
“那些隱蔽的房間,女人們曾經(jīng)在那里為嬰兒哺乳,給羔羊喂奶,用疲憊的氣息將蠟燭熄滅,憤怒地、渴望地,或是恐懼地呼喚她們愛人的名字,她們隆隆地咆哮著把新的生命從身體里推出來,小生命發(fā)出雷鳴般的哭聲。
那些隱蔽的房間,她們在里面笑,也死在里面——那些房間如今還在,就在水面之上的某些地方,盡管沒有人看得見?!?/strong>
而最引人深思的莫過于作者在書中的提問:原初我們都來自一個共同紅色的房間——子宮,這證明女性是多么偉大的存在,然而卻不知為何,伴隨著長大,卻就要承受泯滅自我,逐漸被消聲。
最后,淪為一個被一筆帶過某某人的妻子,連自己的名字也要喪失。
好像也無所謂,反正也不重要。
但,我想讓你知道,她曾是一個女性。
我想讓你知道,她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我想讓你知道。
03
這本書的存在
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在我渺小生命的所有渴望之中,我最想實現(xiàn)的是發(fā)掘另一個女人的人生。我發(fā)現(xiàn)任何新的細節(jié),無論在旁人看來是多么無關緊要,都讓我覺得彌足珍貴。
當在看這本《霧野回聲》的過程中,總會被那種真實的生命力打動,那種感動是純粹來自生理性的,就好像是:總有人想要掐滅希望的火苗。但也總有人奮不顧身地燃燒自己,告訴你,這個世界是容得下多種彩虹和可能的。
最后,我想要以作者在書中開頭寫到的這段,作為結尾:
“這是一部女性之書,它的存在本身就已是微小的奇跡,正如此刻,通過普通的排字印刷的奇跡被傳送給另一個意識。同樣普通的,還有思想的跳躍,此刻正從我的身體馳往你的腦海?!?/strong>
只要那些火苗被看到,就不算白費。
那些回聲,總會響徹云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