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過25億人受超重或肥胖困擾,行業(yè)仍需不斷尋找有效、安全且便捷的肥胖治療方案。目前的主流療法中,GLP-1受體激動劑雖然可以讓體重平均減輕15%~20%,但多為注射劑型,存儲、使用有所不便。僅有獲批的一款口服肽類藥物也需配合嚴格的飲食、飲水限制。
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能夠打破這些局限。Orforglipron是一款口服非肽類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具有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服用期間無需限制食物或液體的攝入。
日前,orforglipron治療肥胖癥的3期臨床試驗ATTAIN-1結(jié)果登上《新英格蘭醫(yī)學(xué)雜志》(
NEJM)。結(jié)果顯示,orforglipron在三種劑量下均能顯著降低體重,最高劑量組平均減重達11.2%,還可改善多項心血管代謝指標,且安全性良好。
截圖來源: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ATTAIN-1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3期試驗,在9個國家的137個中心共納入3127名肥胖(BMI≥30)或超重(BMI 27~30)且伴有并發(fā)癥的非糖尿病患者?;颊甙?:3:3:4的比例隨機分配至每日一次口服orforglipron 6 mg、12 mg、36 mg或安慰劑,治療72周。所有患者均接受以均衡飲食和保持運動為主的生活方式干預(yù)指導(dǎo)。
72周時,orforglipron三個劑量組體重降幅顯著(采用“治療方案”評估,即無論是否中途停藥),6 mg組下降7.5%、12 mg組下降8.4%、36 mg組下降11.2%,均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組2.1%的降幅(所有P<0.001)。
72周時,orforglipron各劑量組實現(xiàn)減重至少5%、10%、15%和20%目標的患者比例均顯著高于安慰劑組。36 mg組中有54.6%的患者體重下降≥10%,36%患者體重下降≥15%,18.4%患者體重下降≥20%,遠高于安慰劑組(12.9%、5.9%、2.8%)。
▲Orforglipron各劑量組和安慰劑組實現(xiàn)不同體重降幅目標的患者比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171名患者接受了身體成分分析。Orforglipron組(所有劑量組合并)患者在第72周時總脂肪量、瘦體重和內(nèi)臟脂肪量的平均減少13.8%、4.5%和19.0%,而安慰劑組這組指標數(shù)值分別下降1.7%、增加0.3%和增加7.4%。Orforglipron組患者體重下降有73%來自脂肪減少,27%來自瘦體重,與其它GLP-1類藥物效果一致。
除了體重,orforglipron還顯著改善了多項心血管代謝指標,包括收縮壓(下降5.7 mm Hg vs 安慰劑組下降1.4 mm Hg)、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6.7% vs 下降1.9%)、甘油三酯(下降14.8% vs 下降3.8%)等。在orforglipron組中,隨機分組時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有74.6%至83.7%在第72周時血糖水平恢復(fù)正常,而安慰劑組這一比例為44.6%。
論文指出,體重減輕≥10%與有意義的心臟代謝益處相關(guān),這一系列指標的改善也印證了這一點。
安全性方面,orforglipron不良事件的整體情況與對其他GLP-1受體激動劑的觀察結(jié)果一致。Orforglipron組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道反應(yīng),如惡心、便秘、腹瀉等,多數(shù)為輕至中度,且多見于劑量遞增期。Orforglipron組3.8%至5.5%的患者和安慰劑組4.9%的患者報告了嚴重不良事件。因不良事件導(dǎo)致停藥的比例在orforglipron組為5.3%~10.3%,安慰劑組為2.7%。研究中未出現(xiàn)甲狀腺髓樣癌病例,肝安全性方面也未出現(xiàn)明顯信號,7例轉(zhuǎn)氨酶升高患者均有其他明確病因。
總體而言,orforglipron的3期臨床試驗驗證了其減重效果和安全性,作為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orforglipron 72周治療可帶來顯著的體重下降幅度。隨著更多研究數(shù)據(jù)的積累,orforglipron有望成為肥胖綜合管理中的重要選擇。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即可訪問期刊官網(wǎng)閱讀完整論文。
封面圖來源:123RF
參考資料
[1] Sean Wharton, et al., (2025). Orforglipron, an Oral Small-Molecule GLP-1 Receptor Agonist for Obesity Treatment.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2511774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dǎo),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版權(quán)說明: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gòu)未經(jīng)授權(quán)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至其他平臺。轉(zhuǎn)載授權(quán)請在「醫(yī)學(xué)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lián)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