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77字 11圖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2025年9月18日,北京。這座承載了千年榮辱與復興夢想的都城,被一場壯麗的火燒云所籠罩。94年前的今天,也是這樣一個傍晚,卻沒有絢爛的晚霞,只有炮火撕裂夜空。從那一刻起,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14年的生死壯歌,無數先烈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我們今天和平生活的長城。
北大方正青年們在此刻,站在校園里,拿起相機,記錄下了北京的這一刻。
(本文所有照片拍攝于我校教學樓)
夕陽的余暉,如同一支飽蘸了歷史重墨的巨筆,將天際染成一片熾烈的赤紅。云層翻滾,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不容忘卻的記憶。
在這片燃燒的天空下,北京的地標——中國樽,像是一座沉默的豐碑。靜靜地俯瞰著腳下的車水馬龍,也仰望著頭頂這片見證了太多風雨的天空。
云層下的飛機,不再是帶來死亡與恐懼的戰(zhàn)爭機器,而是連接世界、承載夢想的和平使者。它穿越的,是歷史的陰霾,飛向的是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
北大方正的青年學子們,此刻正結束了一天的課程,紛紛拿起相機記錄著,他們是歷史的親歷者嗎?不是。但他們是歷史的繼承者,是未來的開創(chuàng)者。
他們所站立的中國,早已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舊中國。
他們所仰望的天空,早已不是那個被戰(zhàn)火籠罩的陰霾天空。
他們手中掌握的知識,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他們心中涌動的激情,正是對“九一八”事變最有力的回應,也是對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最珍貴的獻禮。
夕陽漸漸沉入地平線,火燒云的色彩也慢慢褪去,夜幕即將降臨。中國樽的燈光亮起,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與天上的航燈遙相呼應。這光,是和平之光,是希望之光,更是復興之光。
80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光,足以讓戰(zhàn)爭的硝煙散盡,讓創(chuàng)傷的傷口愈合,但歷史的記憶,卻應該如同這火燒云一般,在我們心中永遠燃燒,永不褪色。
來源: 共青團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委員會
融媒體中心
文字:王冀
編輯:何敏飛
攝影:王冀
審核:王冀
01百團大戰(zhàn)|明天,社團招新!快來
02明天正式上課,你找到地方了嗎
若需轉載,敬請聯(lián)絡
期待投稿,歡迎合作
郵箱:tw@pfc.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