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3月份,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卸任嘉興大學校長后,嘉興大學校長一職便進入空缺狀態(tài)。
尤為一提的是,陸軍是嘉興學院更名為嘉興大學后的首任校長,雖然他擔任校長將近5年時間,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身份引領學??缭绞桨l(fā)展,但其因科研任務繁重較少參與日常管理,所以嘉興大學的行政日常工作一直是由副校長張琦負責。
因此,陸軍院士卸任嘉興大學校長后,張琦副校長順理成章地成為校長人選的熱門競爭者。
張琦出生于1972年,擁有醫(yī)學碩士學歷,且有浙江大學的求學經歷,看似具備了執(zhí)掌一所本科高校的潛力。但遺憾的是,由于缺乏在浙江大學的工作經歷,未能積累起與之匹配的高校管理經驗和資源網絡,張琦最終與嘉興大學校長之位失之交臂。
在校長一職空缺將近6個月后,嘉興大學新任校長終于到任,他就是來自浙江大學的梅德慶教授。
公開資料顯示,梅德慶是浙江天臺人,他出生于1973年6月,本科和研究生分別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2000年從浙江大學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yè)博士畢業(yè)后,便留校任教至今。
在浙江大學的工作生涯中,梅德慶的任職經歷豐富且亮眼,他先后擔任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海洋學院常務副院長兼副書記、海洋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舟山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等多個重要職務。從實驗室管理到學院治理,再到跨區(qū)域科研平臺運營,梅德慶積累了全面且深入的高校管理經驗。
在學術研究領域,梅德慶更是成果斐然。他長期專注于水下機器人與智能運維、海洋智能裝備等前沿方向,已發(fā)表SCI論文170余篇,主持各類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0余項,獲授權國家發(fā)明利120余件。
憑借突出的科研與教學成果,他先后榮獲浙江省技術發(fā)明一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多項重量級獎勵。
盡管尚未擁有院士頭銜,但梅德慶早已是業(yè)內公認的優(yōu)秀教育和科技工作者,他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 “萬人計劃” 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其專業(yè)能力與學術影響力毋庸置疑。
梅德慶教授主要從事水下機器人與智能運維、海洋智能裝備等方向的研究,其已發(fā)表SCI論文170余篇,主持各類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0余項,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120余件,曾榮獲浙江省技術發(fā)明一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勵。
梅德慶雖然沒有院士頭銜,但他同樣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值得注意的是,梅德慶教授于2023年5月被任命為浙江海洋大學副校長,這是他首次擔任本科高校校領導職務,但是他在浙江海洋大學工作沒多久,便回到浙江大學繼續(xù)擔任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直至此番履新嘉興大學校長,完成了從“學院治理”到“全校統(tǒng)籌”的跨越。
梅德慶出任嘉興大學校長,并非孤例,而是折射出一個顯著的現(xiàn)象:作為國內頂尖的985高校,浙江大學雖隸屬于教育部管理,卻為浙江省屬高校輸送著大量優(yōu)秀的領導者。這所綜合實力強勁、人才輩出的高校,其培養(yǎng)的學者,正成為浙江多所省屬高校“掌門人”的重要來源。
這些浙大學者的“跨系統(tǒng)”任職,為浙江省屬高校帶來了優(yōu)質的教育管理理念、豐富的科研資源以及廣泛的學術網絡,對推動省屬高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隨著浙江大學與地方高校合作的不斷深化,或許會有更多浙大學者走出“象牙塔”,接過省屬高校的“接力棒”,為浙江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更多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