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真的沒有錯?!預制菜的安全問題,全都是炒作出來的,純屬無中生有。食品添加劑是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的靈魂。人沒有靈魂不行,食品工業(yè)沒有添加劑也不行。其實,食品添加劑一直都有,例如我們古代就有鹵水點豆腐,鹵水就是食品添加劑。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說道。
雖然說食品添加劑是靈魂,但是并不代表預制菜里會有添加劑。羅永浩指責西貝莜面“幾乎全是預制菜,價格昂貴”,并與西貝CEO賈國龍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zhàn)。雖然賈國龍拒不承認西貝使用預制菜,但是良好的商譽卻因此而頗受影響。
《中國新聞周刊》發(fā)文稱,日本人已經(jīng)吃了50年預制菜,基本上各種流行的拉面都是預制菜。不過,貌似下面留言的網(wǎng)友并不買賬。
那么,預制菜里真的會有添加劑嗎?
預制菜的安全性本來就沒多大問題,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陳君石舉例如下:比如,很多肉類預制菜裝在密封袋子里,本來就是經(jīng)過高溫加工的,細菌都殺掉了,又是密封的,有一定保存期限,因此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
是陳君石忽悠我們嗎?讓我們來看看另外一位院士的說法:預制菜應該是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標準化制作出來的,應該說更營養(yǎng)更健康。這位院士是誰呢?他絕對是食品界的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
如果僅僅有這兩位持此觀點,可能還不夠。我們再來學習下大咖高論:“我個人覺得預制菜一定是要比外賣、甚至比餐飲的安全性要好,因為它是有企業(yè)、有標準、有人負責的?!彼褪侵袊こ淘涸菏?,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征宇。
有這么多院士專家背書,本來大家是無需再對預制菜上綱上線談虎色變,但是偏偏就有人比較偏執(zhí),堅持認為預制菜就是對人體有危害的。正如當年的轉基因食品之爭,雖然有諸多專家教授站臺,但仍然收效甚微。
那么,從法律角度如何評價此事呢?
1、西貝即使有出售預制菜,真的就違法了嗎?
目前我國對于預制菜尚無統(tǒng)一的立法規(guī)制,即使有標準也存在很多模糊地帶,所以連什么叫預制菜有時都難以準確界定。
不過,出售預制菜一般不會被認定為違法。羅永浩與西貝在預制菜定義上就發(fā)生了巨大分歧。
西貝認為,“預制工藝≠預制菜”,而羅永浩則堅持冷凍含添加劑的原料即屬預制菜,雙方爭執(zhí)不下。
2、如果商家出售預制菜卻未事先告知顧客,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即使制作或銷售預制菜不違法,但是鑒于消費者對其可能存有抵觸心理,所以商家還是應當以明示的方式告知顧客,就像轉基因食品一樣。
3、如果商家出售預制菜卻告知顧客是現(xiàn)做,則涉嫌欺詐消費者。
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所以,商家必須在顧客用餐前明確告知其售賣的是預制菜,含混不清或者故意隱瞞都將被認定為欺詐行為。
至于西貝和羅永浩的官司誰輸誰贏,我們且拭目以待,但舌尖上的安全依然是公眾最擔心的問題。至于西貝和羅永浩的官司誰輸誰贏,我們且拭目以待,但舌尖上的安全依然是公眾最擔心的問題。
既然預制菜沒有問題,西貝的生意為何會受到這么大影響呢?我們有些專家給出的意見,為何經(jīng)常得不到民眾認同?這個問題恐怕也值得好好思考一下了。您能否接受預制菜呢?
對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轉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