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AJU視界)
K-POP已成全球文化現(xiàn)象
“K-POP已不再是單純的音樂流派或亞文化,而是與國際政治、經(jīng)濟變動緊密相關,具有影響力的全球文化現(xiàn)象?!?a target="_blank" >防彈少年團(BTS)和BLACKPINK在全球大放異彩,K-POP題材動畫片《K-POP:獵魔女團》刷新全球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收視紀錄,近來日本立命館大學韓國研究學者山本浄邦出版新書《K-POP現(xiàn)代史:從韓國大眾音樂的誕生到Z世代》。
書中以獨特的視角審視了K-POP的發(fā)展歷史、現(xiàn)狀以及未來,詳細梳理了從韓國大眾音樂的萌芽,到ZEROBASEONE、BabyMonster等新生代偶像的崛起。
作者從韓國開化期后進口唱片開始,回顧了《落花流水》《皇城舊址》等上世紀20年代被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韓國大眾音樂的起源。
書中回顧了上世紀60年代南珍和羅勛兒的兩強爭霸格局,70年代的民謠熱潮、80年代“消防車”組合與金完宣的登場,以及90年代“第一代愛豆”時代開啟前的韓國音樂史。
本書一大特點是從日本研究學者視角,深入剖析了韓日兩國大眾音樂的交流歷史。包括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掀起的韓國熱潮,趙容弼、金蓮子、桂銀淑出演NHK紅白歌會,2000年前后寶兒在日本引發(fā)的超高人氣等。
對于“歌王”趙容弼,作者評價稱趙容弼擁有大批被稱為“歐巴部隊”的女性粉絲,在年輕女性中也人氣爆棚。
書中詳細敘述了上世紀90年代“徐太志與孩子們”的橫空出世,以及以H.O.T.為代表的第一代愛豆,東方神起、Bigbang、2NE1等第二代。以及紅遍全球的防彈少年團。
書中還記錄了2012年韓國前總統(tǒng)李明博訪問獨島(日本稱竹島),引發(fā)韓日關系惡化,導致日本國內(nèi)抵制韓國流行文化。當時日本電視臺限制K-POP藝人出演,出版市場上也出現(xiàn)所謂“嫌韓”情緒的書籍,并取得商業(yè)上的成功。2012年至2016年期間,K-POP藝人被全面限制出演NHK紅白歌會。
書中還集中對IVE、aespa、NewJeans、LE SSERAFIM等第四代愛豆組合所代表的K-POP未來進行展望,稱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引發(fā)的關稅戰(zhàn)時代,K-POP作為相對受貿(mào)易保護主義影響較小的軟實力產(chǎn)業(yè),反而獲得更多關注及發(fā)展機會。
K-POP已不局限于中國和美國,影響力擴展至東南亞、中東、中南美等經(jīng)濟增長潛力較高的地區(qū),在全球各國形成本土化的K-POP市場。
然而作者同時強調(diào),需要對K-POP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進行深入反思,未來K-POP的進步方向取決于愛豆這一職業(yè)的社會地位、工作環(huán)境、與粉絲的關系等,以及在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數(shù)字倫理等復雜課題上建立起自律規(guī)范。作者回憶自己在大學時期,曾在1995年夏天來韓國旅游,當時在首爾聽到陌生的音樂從此沉醉于韓國大眾音樂的魅力,在書中最后他提出了這一問題:“K-POP發(fā)展至今日,已不再是‘起源于哪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它能創(chuàng)造出怎樣的文化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