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后人考中狀元,乾隆問他祖宗是誰,他回答了七個字令乾隆大悅!
1752年(乾隆十七年),每逢三年一屆的科舉再一次在北京舉行。
科舉是選拔官吏的重要途徑,歷經(jīng)了千余年,到乾隆一朝越加完善。
這一年,從江蘇南京來了一位名叫秦大士的考生。
秦大士生于1715年,字魯一,號秋日老人。
從小,秦大士就十分聰慧,一門心思都用在讀書上,據(jù)傳還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的高徒。
10歲時,秦大士就能寫詩作文,23歲就在江南貢院考中了舉人。
37歲時,秦大士通過重重難關(guān),來到了北京,參加殿試。
由于準備充分,秦大士在考場筆走龍蛇,很快就寫出了一篇文采斐然、論證有力的文章。
按照清朝的規(guī)矩,前三名的文章由皇帝親自選出。
不過在此之前,需要先選出十篇文章,供皇帝乾隆遴選。
幸運的是,秦大士的文章正好位于第十,趕上了最后一班車。
乾隆打開秦大士的文章,立馬就被其工整的筆跡吸引住了。
幾分鐘后,乾隆讀罷文章,龍心大悅,欽定為狀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還是皇太后60歲的萬壽恩科,秦大士就更招乾隆喜歡了。
不過,心機深沉的乾隆一看秦大士來自南京,他便心有疑慮,猜測秦大士是宋朝著名奸臣秦檜的后代。
要是將秦檜的后代定為狀元,肯定會引起朝堂震動。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乾隆將秦大士叫到金鑾殿,問道:“秦大士,你如實說來,你果真是秦檜的后代嗎?”
秦大士心里思忖道:“我不說真話,萬一圣上派人去南京查證,那就犯了欺君之罪,要滿門抄斬。要是說了真話,狀元之位一定不保?!?br/>正當他焦急萬分之際,秦大士想到了一句話,便勇敢脫口而出:“一朝天子一朝臣。”
乾隆一聽,喜笑顏開,說道:“你倒是很機敏,這狀元之位你當之無愧!”
乾隆身為滿族皇帝,卻十分討厭有二心的臣子。
為了讓臣子盡心盡力為自己效忠,乾隆還編寫了一本《貳臣傳》,讓反叛的臣子釘上了恥辱柱。
從內(nèi)心深處,乾隆是肯定討厭秦檜的,也不想讓秦大士位列狀元。
可是,秦大士卻只用了七個字,就打消了乾隆的疑慮。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實秦大士是在說:“我祖上當奸臣不假,但我是清朝的臣子,肯定不會如秦檜一樣,當叛徒的。”
然而,秦大士貴為狀元,但沒得到重用。
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太子嘉慶的老師而已。
退休返鄉(xiāng)以后,秦大士在長樂路修建了一處宅邸,稱之為“大夫第”。
現(xiàn)如今,這處宅邸已經(jīng)成為了民居,還利用一些土地,建造了一座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的秦大士紀念館。
參考資料
《歷史人物的公關(guān)心態(tài)》公關(guān)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