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有撫養(yǎng)的責任。從前撫養(yǎng)孩子是餓不死就行,后來是要讓孩子上學。在后來是要上好學,補課班,興趣班,接踵而來。
現在,不僅要上好學,還要生活的有質量。但生活質量這件事,是有對比的。有些人,生來就有質量,有些人只能在基礎線上,甚至線下掙扎。
還記得那個懷孕生孩子,吃了12個南瓜,被老婆婆哭訴著咒罵的女人嗎?這名女大學生,雖然沒有那么夸張,但更有戲劇性。
“我供不起你!”女兒每天一碗紅油抄手當早餐,家長情緒崩潰!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一位在成都讀大學的女生因為早餐經常吃12塊錢的紅油抄手,被家長責怪生活費花得太快,雙方鬧得不太愉快。
首先,早餐一頓吃12塊,確實不便宜。普通學生的早餐,包子,豆?jié){之類的,一頓飯會在5塊到10塊左右。
但在成都,早餐吃抄手,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大家也都習以為常。我們按照這個消費理念,算一下一個月的伙食費,大概是1200左右。
加上雜七雜八的生活費,2000塊一個月,雖然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對于當下的大學生來說,是中等水平。
筆者16年前上大一,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200塊。每個月回家的時候,基本就剩下個車票錢,那個時候的消費水平,和現在完全不一樣,所以,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不算浪費。
但對于家長來說,不外出上學,在家里自己做飯,可能兩個人吃一餐,都花不了5塊錢,對于女兒一頓飯就花了12塊來講,心疼的很。
所以,這件事情,本質上的矛盾點,不在于12塊錢上。而在于家長和學生對外界的認知,和消費理念的不對等上。
家長不是小氣,也沒有錯!
這件事情鬧出來后,家長情緒崩潰的表示,花的太多了,供養(yǎng)不起。隨后就惹來了大片大片的嘲笑聲。
生個女兒,供個大學生,12塊的早餐就能崩潰成這樣,這家長做的不合格。但筆者覺得,這件事情,家長沒有錯。
雙方其實可以好好溝通,早餐一定要吃12塊錢嗎?其實不一定。家長不能接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家里沒有那么多錢。
既然家里沒有錢,學生在外讀書,其實可以節(jié)儉一點。早餐正常的豆?jié){油條,饅頭小菜,5塊錢也足夠了。
既可以吃飽,有營養(yǎng),也不會覺得很委屈。不用看大家說的,12塊錢都出不起,就是委屈了孩子。
網友不是家人,這份錢不需要他們出。學生在外求學,需要考慮的一個是自己的生活,一個就是家庭的承受能力。
有些家庭就是覺得,每天一碗12的抄手做早晨太普通了,甚至有點少,要不要再加一瓶水?有些家庭甚至會覺得,吃包子都是奢侈的,饅頭咸菜一樣能吃飽。
所以,不用考慮外界的聲音,多和家長協商,最后敲定自己的消費水平,這樣才能保證雙方情緒都舒服。
筆者寄語:
家庭教育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雙方傳輸的過程??雌饋砑议L占據主要地位,實際上,這是一種博弈。
溝通明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溝通不明白,彼此之間的矛盾,就會在學生成年,脫離家長之后,越來越明顯。
跳出12塊錢這件事,看事情的本質。家長從來沒能讓學生,真正的接受自己的家庭狀況,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矛盾,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建立溝通。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