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參加China Travel·漫游中國——國際主播網(wǎng)紅解碼活力四川活動的國際主播網(wǎng)紅走進德陽市旌陽區(qū)高槐村,在指尖互動中感受德陽潮扇、高槐木刻、扎染等非遺技藝,在煙火氣息里品味鄉(xiāng)村風情,見證非遺如何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國際主播網(wǎng)紅了解德陽潮扇 攝影 廖志全
在高槐村,國際主播網(wǎng)紅首先探訪德陽潮扇制作工坊。德陽潮扇以其精湛的竹編技藝和獨特的文化寓意吸引眾人的目光。德陽潮扇以其“以竹為骨,以絹為面,以文為墨,以畫為魂”的獨特風格,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并于2007年入選四川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國際主播網(wǎng)紅學習制作德陽潮扇 攝影 廖志全
工坊內(nèi),工匠們以四川慈竹為原料,通過復雜的編織工藝,將豎竹絲與橫絲線經(jīng)緯交織,制成精美的扇框架,再配以絲絹和宣紙扇面,繪上栩栩如生的畫面。每一把潮扇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手工技藝,令國際主播網(wǎng)紅贊嘆不已。
國際主播網(wǎng)紅學習制作德陽潮扇 攝影 廖志全
來自西班牙的胡睿陽在非遺傳承人楊占勇的指導下,嘗試制作潮扇。親身體驗后,他感慨道:“我之前以為它們只是普通的扇子,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它們?nèi)诤狭税褪裎幕奶攸c。原來‘福祿’二字拿在手上,象征著把福氣握在手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羅馬尼亞語主播FELICIA-NINA深入了解潮扇制作工藝后,從國際傳播角度建議:“我認為可以使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采用短視頻形式,分系列展示制扇工藝的全過程,適應(yīng)當前受眾的觀看習慣。”
國際主播網(wǎng)紅體驗拓印 攝影 廖志全
在高槐村,還有一項引人注目的非遺項目——高槐木刻。走進高槐木刻工作室,一件件木刻作品映入國際主播網(wǎng)紅的眼簾。
國際主播網(wǎng)紅體驗給畫作上色 攝影 廖志全
大家在工作室主理人歐陽才俊的指導下,體驗拓印和上色的奇妙過程:鋪紙、按壓、施墨,每一個步驟都做得一絲不茍。來自俄羅斯的偉亞一邊體驗上色一邊說道:“我現(xiàn)在感覺很放松,畫畫的時候特別平靜。”
國際主播網(wǎng)紅體驗植物染 攝影 廖志全
貝勒福(右)展示自己參與制作的染畫作品 攝影 廖志全
在體驗扎染這一古老技藝時,來自比利時的貝勒福顯得格外興奮,他舉著自己參與制作的藍白相間的圍巾欣喜地表示:“要做出一個特別出色的作品,確實很難,但我覺得自己做得挺漂亮的,我感到很驕傲。”?。ㄎ?馮巧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