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提到“九華山”,絕大多數(shù)人第一反應應該都是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那座“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薩的道場??蓪嶋H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豫皖交界處,還藏著另一座“西九華山”,它因與安徽九華山同名,常被誤認為“山寨品”,但這里據(jù)說才是地藏王菩薩在中原的第一道場,歷史比安徽九華山更悠久,山頂?shù)那旯艅x“妙高寺”,至今仍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
第一次聽說河南有“西九華山”時,我和多數(shù)人一樣犯了嘀咕:“不會是為了蹭安徽九華山的熱度才改名的吧?” 直到跟當?shù)叵驅(qū)ё哌M景區(qū),才被眼前的景象顛覆認知——不同于安徽九華山的“熱鬧喧囂”,河南西九華山藏在大別山余脈深處,青山環(huán)繞,溪水潺潺,山間的石板路蜿蜒向上,偶爾能看到穿著僧袍的僧人緩步走過,連空氣里都透著“清凈”,向?qū)дf:“別小看這座山,它的佛教歷史,比安徽九華山還早呢!”
這可不是隨口說說,據(jù)史料記載,早在隋代,地藏王菩薩的前身“金喬覺”就曾在河南西九華山弘法,這里成為他在中原地區(qū)開辟的第一道場;而安徽九華山,是金喬覺后來東渡至江南后才建立的道場,當時還被稱為“東九華山”。只是后來,安徽九華山因地理位置更易通達,加上歷代皇室推崇,名氣漸漸蓋過了西九華山,久而久之,“東九華山”被簡化為“九華山”,而河南的“西九華山”,反倒成了被逐漸遺忘的“前輩”。
西九華山頂?shù)拿罡咚?,可以說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這座古寺始建于隋代,算下來已有1400多年歷史,比安徽九華山的化城寺還要早200多年。走進寺門,首先看到的是千年銀杏,樹干粗壯得要幾個人才能合抱;大雄寶殿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上,還能看到隋代的建筑痕跡,雖歷經(jīng)多次重修,卻仍保留著古樸的韻味。寺內(nèi)的僧人說:“每年都有不少佛教信徒從全國各地前來,不為熱鬧,就為拜一拜這座‘中原第一地藏道場’的古剎?!?/p>
除了佛教文化,西九華山的自然風光也藏著驚喜。景區(qū)內(nèi)的“留夢河谷”,溪水順著山勢流淌,形成一個個小瀑布,夏天來這里避暑,踩在冰涼的溪水里,聽著鳥鳴,格外愜意;“茶山觀光園” 里,層層疊疊的茶樹鋪滿山坡,春天采茶季,還能跟著茶農(nóng)體驗采茶、制茶,喝一杯自己親手做的信陽毛尖;深秋時節(jié),山上的楓樹、黃櫨紅透,漫山遍野的紅葉,不輸北京香山。
現(xiàn)在的西九華山,雖然名氣不如安徽九華山,卻也漸漸被越來越多游客所知道,景區(qū)還推出了“佛教文化體驗游”,游客可以跟著僧人體驗早課、誦經(jīng)、抄經(jīng),感受純粹的佛教生活;節(jié)假日時,還會舉辦“地藏文化節(jié)”,邀請高僧講經(jīng)說法,吸引了不少信徒和文化愛好者。有人說:“西九華山不是安徽九華山的‘山寨版’,而是中原大地上獨有的‘佛國凈土’,它的價值,不在于名氣,而在于那份歷經(jīng)千年仍未改變的清凈與厚重?!?/p>
如果你下次再去河南信陽,不妨繞到固始縣,去西九華山走走:登一次妙高寺,拜一拜千年古剎,喝一口千年古井的水,再在留夢河谷里感受一下大別山的清涼。你會發(fā)現(xiàn),這座被誤解為“山寨”的西九華山,藏著中原佛教文化最動人的故事,也藏著一份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的安寧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