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籃球評論員楊毅老師發(fā)布了一則視頻,在視頻中楊毅說自己曾經(jīng)跟周琦探討文班亞馬的問題,如果這樣的球員生在中國,那他早早的就消失了。不是這個人消失了,而是他的技術特點消失了,不可能讓他成長到這樣的高度。網(wǎng)友對此也是各自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一則評論很有意思,這位網(wǎng)友說:你是真能找人探討,你要說姚明這么說還能聽一聽,周琦那個不思進取的,純粹是浪費感情。
雖然楊毅老師的很多言論都受到了巨大的爭議,但這一次的觀點我們可以聽一聽,多少還有點道理的。首先,楊毅說中國籃球缺乏創(chuàng)造性,我們習慣了按部就班,很難做出創(chuàng)新和改變。換句話說,中國籃球一直在學習別人,還沒有自立門派,自成一家的能力。第二,我們的教練員也習慣了,什么高度的球員按照什么樣的方式去培養(yǎng)。文班亞馬這樣高度的球員,教練早早的就讓他增肥站內(nèi)線了,不會讓他在外線飄著投籃。
當然了,也有網(wǎng)友提出質疑,王治郅當年就沒有被埋沒,周琦沒打出來完全是自己的原因,這樣的說法也對,但對于中國男籃來說,大高個一般是不可能一直飄在外線投籃的。說到底還是固定思維,中國籃球缺乏變化和想象力,大部分球員到了15歲這個年齡段,打法位置都確定了。中鋒你就是別在外面運球,好好在內(nèi)線搶籃板單打就得了。而且球員也沒有話語權,你要是跟教練員說想多運球多在外線投籃,那絕對會被大罵一頓。
個人認為楊毅老師這一次的言論雖然有不妥之處,但也是暴露出了中國籃球長久以來的短板和弊病,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和慣性思維,應該適當?shù)淖龀鲆恍└淖兞?。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呢?在評論區(qū)留言吧,感謝大家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