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zhèn)“雞排哥”的火,來得猝不及防卻又在情理之中。
在“真誠”常常被當成一種人設(shè)的時代,他賣6塊錢的雞排,卻給夠了“60元的情緒價值,600元的服務(wù)體驗”——不玩饑餓營銷、不搞割韭菜套路,連“雞排免費,塑料袋6塊”的調(diào)侃都透著鮮活。他記得住顧客的付款順序,反復(fù)叮囑大家“打開袋子”接貨,雞排炸不到位會直言“無法原諒自己”,也會在四點半準時收攤赴學(xué)生的約,給買雞排的學(xué)生優(yōu)惠1塊錢。這并非刻意打造的人設(shè),而是一個真實鮮活、堅守“小攤初心”的人。
但流量像一口沸騰的油鍋,再難平靜。百米長隊、直播扎堆,讓這個小小的攤位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有人從外地趕來“打卡”,有人試圖塞新手機、立廣告牌,還有人呼吁他開啟全國“巡炸”。這些看似是對“雞排哥”的認可與追捧,實則是將真誠異化為流量籌碼的集體狂歡。
隨著國慶中秋雙節(jié)臨近,這股風(fēng)怕是會來得更猛。據(jù)媒體報道,景德鎮(zhèn)文旅部門圍繞“雞排哥”擬了一攬子計劃,城管部門也已為他成立工作專班維持現(xiàn)場秩序。我們自然樂見當?shù)亟幼 半u排哥”的流量,進一步帶動文旅發(fā)展,但當“雞排哥”被人群層層包圍還努力保持著往日的幽默,當他被無數(shù)的鏡頭懟臉追問“累不累”時,我們或許也需要反思,這樣的流量是否背離了初衷——人們消費的不再是雞排,而是圍觀的獵奇。
流量之上,還要有“留量”。那些喊著“希望開啟全國巡炸”的人,或許并沒意識到,走出景德鎮(zhèn)的“雞排哥”就不再是“雞排哥”了:他要搞連鎖、標準化、品牌化,就得開始控成本,開始管理情緒價值;他要“運營”,就得開始計算,開始表演。這樣的結(jié)局也顯而易見。要么他妥協(xié),犧牲品質(zhì)趕訂單,把“60元情緒價值”熬成流水線產(chǎn)品;要么他退場,讓“四點半收攤赴約”的鮮活,淪為流量狂歡后的一地雞毛。
“雞排哥”不是一種商業(yè)模式,他是一個堅持真誠生活的普通人。我們喜歡他,正是喜歡他那份把顧客當鄰里的溫度,和走紅后不為資本所動的清醒。別讓失控的流量,炸煳了這份難得的真實——讓他安安靜靜,繼續(xù)炸他的雞排吧。(李妹妍)
來源:羊城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