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這一天終于來到了!雖然心中已經有所預期,但還是沒有想到如此突然。
2025年9月22日,官方突然釋出大量視頻和圖片等資料,正式宣布我國成功使用003福建艦航母(舷號18)上的電磁彈射器,彈射起飛海軍的三種航母主力艦載機型:空警-600預警機、殲-35隱身戰(zhàn)斗機和殲-15T重型戰(zhàn)斗機。
■中國海軍空警-600預警機(中)、殲-35隱身艦載戰(zhàn)斗機(上)和殲-15T重型艦載戰(zhàn)斗機(下)在福建艦航母上成功實現電磁彈射。
此前通過各種渠道流傳的信息已經多次挑逗過軍迷們的神經。2025年1月,人們在完成第六次海試返回的福建艦航母飛行甲板上發(fā)現了明顯的輪胎印記。2025年建軍節(jié)前夕的7月31日,央視軍事釋出的一段宣傳視頻隱晦地表示一架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在福建艦上執(zhí)行電磁彈射操作,隨后一個巨大的飛機陰影飛過福建艦艦艏甲板。
■在央視軍事7月31日的視頻中,一個巨大的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陰影飛過疑似福建艦航母的艦艏飛行甲板。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官方會在“八一”建軍節(jié)正式宣布福建艦航母電磁彈射成功的消息。然而第二天大家卻都撲了個空,苦苦守候一天的軍迷們沒有等來所希望的佳音。
好在不久參加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勝利日大閱兵的各種新鮮裝備開始隨著儀式的準備和彩排,接連不斷地進入軍迷們的視線,加之9月3日的精彩閱兵式,使很多人還沉浸在對九三閱兵的回味當中,沒料到就在觀看大閱兵的激情還沒有完全消退的時刻,福建艦航母電彈成功的爆炸性新聞猝然而至。
軍迷們的幸福,總是來得那么突然!
由于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對彈射的情況進行了介紹,Walker大人就不再重復浪費大家時間了,在這篇文章里將提醒大家關注一些對于軍迷而言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以及提高自己的軍事素養(yǎng),明辨在福建艦電彈熱潮中如約而至的各種簡中特有謠言。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福建艦航母在2024年5月1日~8日進行了自己的首次海試。2025年9月10日,福建艦航母離開上海江南造船廠的碼頭,隨后穿越臺灣海峽進入南海,開始了自己的第九次海試。
官方發(fā)布的福建艦電磁彈射成功及航母降落完整視頻,首先展示了空警-600艦載預警機,隨后依次是殲-35艦載隱身戰(zhàn)斗機及殲-15T重型艦載戰(zhàn)斗機,這凸顯出空警-600和殲-35這兩種新型艦載機之于福建艦航母的重要性,特別是空警-600。因為這種對于航母戰(zhàn)斗群海上和空中作戰(zhàn)非常重要且關鍵的裝備,無法從“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滑躍甲板航母上起飛,只有裝備電磁彈射系統(tǒng)的福建艦,才能將其納入到自己的艦載機行列中并發(fā)揮戰(zhàn)斗力。在視頻中福建艦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出現了至少3架空警-600預警機,機身編號分別是7103、7104和7106,更加強調了它們的重要性。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正在福建艦航母的電磁彈射起飛位置準備彈射起飛。
而殲-35艦載隱身戰(zhàn)斗機成功在福建艦航母上實現電磁彈射器起飛及降落,在全世界率先實現艦載五代機的航母電磁彈射起飛。迄今為止,美國海軍的F-35C隱身五代艦載機尚未進入具有電磁彈射功能的核動力航母“福特”號(CVN-78)艦載機聯(lián)隊,也沒有在航母上進行過電磁彈射起飛,只是逐步在蒸汽彈射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上展開操作。
■殲-35隱身艦載戰(zhàn)斗機已經從福建艦航母的2號電磁彈射器位置彈射起飛。
不過通過仔細觀察視頻中所表現的畫面,可以肯定它們都不是在福建艦航母最近正在進行中的第九次海試過程中拍攝的。
在官方完整視頻的開始階段,很可能展示了從一架空警-600預警機上拍攝的福建艦航母全艦鳥瞰畫面。拍攝時間可能是在2024年9月3日~21日所進行的第四次海試期間,因為從畫面中可以看到,此時航母艦艏的電磁彈射器區(qū)域尚未劃上黃色停機線,它們是在2024年12月才完成的。而且拍攝視頻的疑似空警-600預警機此時也無法降落在航母上——福建艦航母上的阻攔索直到第四次海試之后才安裝到位。
■官方完整版視頻的起始鏡頭。反映了正在海試的福建艦航母的鳥瞰角度整體外觀。
官方完整視頻的大部分鏡頭可能都來自于福建艦于2025年3月18日~4月1日進行的第七次海試。因為在視頻片段中可以看到福建艦的艦島主傳感器桅桿上有多處明顯的黑色覆蓋物或油漆,這種情況從2025年3月初就出現了,到第七次海試結束后,福建艦進行了維護,艦島的桅桿周圍也搭上了腳手架,到2025年5月21日~27日進行的第八次海試時,桅桿已經全部恢復了通常的海軍灰涂裝。
■在這張福建艦航母飛行甲板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艦島上方的主傳感器桅桿上有多處的外觀是黑色的。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福建艦航母電磁彈射空警-600、殲-35和殲-15T,正是發(fā)生在2025年3月18日~4月1日的第七次海試過程中,但具體是哪一天,只能等官方后續(xù)公布了。一些人把一段顯示船用時鐘控制系統(tǒng)3月19日20:00的海軍視頻與福建艦實現電磁彈射聯(lián)系起來,但兩者之間應該沒有什么關系。因為那段視頻可能暗示的是中國海軍艦艇正在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凸顯的是向一支藍水海軍的轉型。而此時福建艦航母前一天剛剛離開上海,不可能跟隨其他艦艇遠航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
■這個畫面應該跟福建艦航母海試以及電磁彈射沒什么關系。
在官方完整視頻中,能被看到的所有電磁彈射應該都發(fā)生在2號位,也就是艦艏左側的那臺彈射器上?,F在還不清楚這只是視頻被剪輯成了這個樣子,還是1號和3號電磁彈射器的狀態(tài)不同于2號。很明顯,艦艏右側的彈射器是1號位,而位于斜角甲板上的彈射器則是3號位。
從視頻中所展示的福建艦飛行甲板整體運作情況來看,中美兩國海軍似乎表現出了比較高的一致性:彈射作業(yè)相關人員和飛機指揮員穿著黃色馬甲,升降機操作員、通用飛機操縱員(非飛行員)和牽引車駕駛員穿著藍色馬甲,安全員和質量控制人員穿著白色馬甲。二者在加油人員方面有所不同,中國海軍穿著藍色馬甲,美國海軍則是紫色馬甲。另外視頻中在福建艦航母飛行甲板上出現的綠色馬甲和紅色馬甲所表示的具體含義,現在還不清楚。
■從這張視頻截圖中可以看到福建艦眾多飛行甲板操作人員所穿著的不同顏色工作馬甲。
當然,美國海軍航母運作的一整體規(guī)則產生于上世紀20年代的首艘航母“蘭利”號(CV-1),此后經過不斷改進完善以及戰(zhàn)爭的磨練,航母也從常規(guī)動力發(fā)展到核動力,艦載機從螺旋槳多翼機發(fā)展到噴氣式隱身戰(zhàn)斗機,現在實行的制度大約從1970年代開始固定下來。在這方面直接“摸著美軍過河”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完全沒有必要從頭開始摸索。
由于現在網上贏學鋪天蓋地,各路大神爭先恐后收割無腦流量,又怎么會錯過福建艦電磁彈射成功這樣的重大機會呢?在這個過程中毫不意外地產生出各種各樣的謠言,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個:一、美國海軍的F-35C根本就沒進行過電磁彈射;二、“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最多只能彈射26.5噸的載荷,因此也無法彈射如F-35C這樣的五代隱身艦載機。
■美國海軍F-35C隱身艦載五代戰(zhàn)斗機。
這兩個謠言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未來老美接二連三制造下水的福特級航母沒法使用F-35C,因此在航母艦載機的關鍵性力量戰(zhàn)斗機方面,中國海軍將會完勝美國海軍,因為殲-35屬于五代隱身艦載機,可以輕松拿捏福特級航母上的落伍四代艦載機F/A-18E/F“超級大黃蜂”戰(zhàn)斗機。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謠言。事實上美國海軍在研制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的過程中,早在2011年11月18日就在新澤西州的馬奎爾-迪克斯-萊克赫斯特聯(lián)合基地里對F-35C進行了首次電磁彈射地面試驗。后續(xù)還對F-35C進行過多次地面電磁彈射模擬試驗。根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1年發(fā)布的F-35C陸地彈射試驗報告,F-35C已經進行過120次陸地電磁彈射測試,最大彈射起飛重量為31.8噸,相當于其滿載狀態(tài)。
■2011年11月18日,F-35C在新澤西州的馬奎爾-迪克斯-萊克赫斯特聯(lián)合基地進行了首次電磁彈射地面試驗。
當然,直到目前美國海軍一直沒有安排F-35登上“福特”號航母進行海上電磁彈射,因此說殲-35是世界上第一種在航空母艦上進行了電磁彈射的五代艦載機是毫無問題的,但如果說F-35C沒有進行過電磁彈射操作則是孤陋寡聞。
很多人認為F-35C遲遲未能在“福特”號上部署,是因為“福特”號上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可靠性存在很大問題,所以導致美國海軍不敢讓F-35C去冒險。這實可謂是又一個天大的誤解。之所以在“福特”上一直看不到F-35C的身影,主要原因在于一次性采用了過多新技術的“福特”號航母,其建造過程充滿波折,成本嚴重超標,最后已經超過了130億美元的驚人數字(尼米茲級航母每艘的平均造價大約為50億美元),這在國會引發(fā)了滔天怒火。
■正在建造過程中的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
為了加快速度節(jié)約成本,而且在”福特“號的建造過程中F-35C也一直處于研發(fā)階段,各方面都在不停修改,因此“福特”號舍棄了F-35C所需的專門支持設施,采取進入現役之后再視情況添加的方式,以求得國會的通融。
這些F-35C的支持設施有哪些呢?比如F-35C是第一款采用鋰離子電池的艦載機,所以需要有特別艙室存放和為這些容易過熱起火燃燒的電池充電,為此這些鋰離子電池艙室也需要專門設計消防系統(tǒng)管道和通風系統(tǒng)。又比如海上的高濕高鹽環(huán)境也需要F-35C有容納后勤維護支援用的計算機系統(tǒng)艙室,才能進行隱身涂層維護等重要的工作。還有航母擋焰板也不能承受F-35C安裝的F-135發(fā)動機所產生的高溫。
已經進行過正式戰(zhàn)斗部署的“福特”號航母,其電磁彈射系統(tǒng)的可靠性早就被美國海軍驗收通過,而且假如它的可靠性存在問題,那么所影響的也不可能僅僅是F-35C一種機型,所有艦載機都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那還怎么進行實戰(zhàn)部署?要知道,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跨境突襲以色列造成震驚世界的血案之后,正在地中海進行部署的“福特”號航母經歷過實戰(zhàn)檢驗。
截至2025年8月30日,美國海軍宣布“福特”號航母完成第30000次阻攔著艦,彈射起飛的次數應該與此相差無幾。據統(tǒng)計僅僅是2023年的戰(zhàn)斗部署,“福特”號航母后期被派往東地中海參與哈以沖突,其電磁彈射器總共進行了8725架次的彈射操作。因此完全不必臆想其電磁彈射系統(tǒng)可靠性不行的情況。
■2023年10月11日,美國海軍“福特”號航母打擊群抵達東地中海,參與剛剛爆發(fā)的哈以沖突。
根據美國海軍2024年早期披露的F-35B/C上艦計劃,已經完成F-35B/C部署的軍艦包括:“埃塞克斯”號、“黃蜂”號、“美國”號、“馬金島”號、“的黎波里”號、“拳擊手”號兩棲攻擊艦(F-35B);“卡爾·文森”號、“亞伯拉罕·林肯”號、“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F-35C)。
■美國海軍關于F-35B/C上艦計劃的時間表。
“西奧多·羅斯?!碧柡娇漳概炗媱澰?025年完成F-35C的上艦部署,然后是“基爾薩奇”號兩棲攻擊艦2026年(F-35B)、“羅納德·里根”號航空母艦2026年(F-35C)、“巴丹”號兩棲攻擊艦2028年(F-35B)、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航空母艦2028年(F-35C)、“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2028年(F-35C)??梢娭敝?028年,“福特”號航母還沒排進美國海軍的計劃表。
再看看第二個謠言。Walker大人根本不知道所謂“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系統(tǒng)最多只能彈射26.5噸載荷這個說法是從哪里來的,查遍各方面資料也沒找到它的出處,只能說Walker大人自己能力不行。
事實上,“福特”號航母目前操作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zhàn)斗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約為30噸,這已經超過了所謂的“26.5噸”限制。雖然說現實中戰(zhàn)斗機一般不會以最大起飛重量執(zhí)行任務,但如果系統(tǒng)上限連這個都無法滿足,那就是設計師和驗收方的嚴重責任。況且在上文中已經說過,F-35C已經在陸地電磁彈射試驗中進行過最大起飛重量的彈射,更加證明這個所謂的“26.5噸”限制是無稽之談。
■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zhàn)斗機最大起飛重量約為30噸,妥妥的重型艦載機。
根據資料,“福特”號航母上安裝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設計最大彈射載荷約為45噸(10萬磅),而且已經在地面和艦上利用“死重”模擬小車進行過多次重達約36噸的彈射測試。這在某些人那里一下子給人家憑空減了40%多,想不贏都不行。
中國海軍這些年來的飛速進步有目共睹,而且外軍和主流外媒從來都沒有否認過中國海軍所取得的成就。但在一些人那里,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成長是不夠的,不加點作料怎么能吸引眼球?然而仔細想想吧,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它到底是“愛國”還是“誤國”?
換一個角度想想,已經電磁彈射各類艦載機型達到30000架次水平的“福特”號航母,弄一架空載的F-35C搞一次電磁彈射搶名頭很難嗎?好像也不存在什么無法克服的障礙。人家可能只是不愿意去爭這個面子工程而已。美國佬的性格一貫是不在乎面子只要里子。
如果你是美國海軍,你希望看到的對手是一支沉穩(wěn)勇毅、謙虛謹慎的海軍,還是一支浮夸自大、狂妄無知的海軍?
答案不言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