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簽證政策又一次掀起大地震!
9月29日,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正式拋出了一個讓無數(shù)外籍永住者心頭一緊的消息:如果你故意不交稅、不繳社保,未來可能會被直接取消“永住資格”。這一新規(guī)背后的沖擊力,遠比想象中要猛烈。
要知道,日本的永住許可,被很多在日外國人看作是“終極身份”。不用頻繁更新簽證,不用再為身份問題提心吊膽,幾乎可以和日本人一樣安穩(wěn)生活。如今,這個看似堅固的身份,卻因為一紙新法,突然變得岌岌可危。
根據(jù)去年修訂的《入管難民法》,這項“取消永住許可”的新規(guī)定將在2027年4月正式施行。日本政府給出的理由是:永住沒有更新制度,不少人拿到身份后就開始“懈怠”,有些甚至長期不交稅、不繳社會保險費,等于享受著日本的公共服務,卻不履行基本義務。這下,政府要出手了。
關鍵點在于,這項規(guī)定不是籠統(tǒng)地一刀切,而是強調(diào)“故意性”。入管廳在29日的專家會議上明確給出判斷標準:第一,你并沒有什么不可抗力的原因(比如重病、天災、失業(yè)等),卻依然選擇不交;第二,你明知道有繳納義務,卻還是拒絕履行。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會被視為“故意不繳”。換句話說,真的因為困難一時無力繳納的,不會被追殺。
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心存僥幸。入管廳也說明,即便符合“故意”條件,也不是馬上就取消身份,而是要看情況--比如拖欠的次數(shù)多不多、金額是不是特別大、未來有沒有積極補繳的意愿。如果你屬于那種屢次催繳也不理、態(tài)度擺爛到徹底的“惡質(zhì)案例”,那就基本穩(wěn)了:永住資格等著被收回吧。
更讓人心驚的是,哪怕是在新規(guī)施行之前的欠繳,也可能被追溯!換句話說,你之前的“歷史問題”也可能被翻出來算賬。雖然官方強調(diào),如果在施行前補繳、表現(xiàn)出不是惡意,就不會輕易取消,但這無疑給不少人敲響了警鐘:別以為過去的爛賬能混過去。
不過,政策也留了一點“溫情”。比如,對于那些被認定為“惡質(zhì)”的人,如果恰好患有嚴重疾病正在治療,或者涉及人道因素,入管廳可能會把他們從永住者降級成“定住者”,而不是直接剝奪在留資格。聽上去算是留了條退路,但誰都清楚,這一步從根本上削弱了身份的穩(wěn)定性。
更大的風暴在于——這項改法不只盯著“逃稅人”。按照修訂后的法律,那些違反入管法義務的,比如不去更新在留卡,甚至因偷竊、傷害等犯罪被定罪的人,也都在取消永住的名單里。未來的指導方針,將會把這些全部細化,預計明年夏天會有草案,秋天定稿。
目前,日本的永住者人數(shù)已經(jīng)突破91萬8千人。這背后,是無數(shù)在日外國人幾十年的奮斗、積累與安穩(wěn)期待。但這次法改,等于在他們的生活中扔下了一枚不定時炸彈。過去人們對“永住”的認知是“一勞永逸”,拿到手就能高枕無憂。而現(xiàn)在,永住也有了“風險警告”:只要你不履行義務,就可能被一夜打回原形。
有人感慨,這其實是日本政府釋放的一個信號:想在這里扎根,光靠拿身份還不夠,你必須持續(xù)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居民”。稅金和社會保險費,不僅是財政問題,更是社會契約的一部分。你享受公共醫(yī)療、教育、社會基礎設施的便利,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不少外國人來說,這一政策可能帶來兩層震蕩。第一,心理層面--永住不再是絕對的安全保障,大家必須時刻自律;第二,現(xiàn)實層面--那些習慣性拖延、不愿意交錢的人,現(xiàn)在必須開始補繳,不然幾年后可能面臨身份“斷崖式下跌”。
2027年只剩下兩年左右的時間??此坪苓h,其實轉(zhuǎn)眼即到。對那些還抱著僥幸心態(tài)的人來說,最危險的不是政策,而是“等到最后一刻”的麻痹。等到真正施行,可能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永住資格早已被列入黑名單。
未來一年,日本政府將聽取各方意見,最終敲定實施細則。但不管細節(jié)如何,有一點已經(jīng)十分明確:永住不再是“終身保險”,而是附帶責任的契約。守規(guī)矩、交稅、盡義務,才能真正穩(wěn)穩(wěn)扎根。否則,再厚的身份文件,也可能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江浙滬的朋友來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