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從來不是食材的本意,只是人類給它套上的手銬腳鐐。
(一)
為什么魚子醬、鵝肝、黑松露會“跌下神壇”?這讓我想起一件小事:小時候喝第一口可樂,是不是也喝出了“人生巔峰”的幻覺?后來兩塊錢一罐,你邊打游戲邊對瓶吹,氣泡還是那些氣泡,只是你不再替它寫詩。所謂“貴族食材”,套路一模一樣——先讓你跪著,再讓你發(fā)現(xiàn),原來跪的是故事,不是味道。
(二)
1986 年,巴黎,一位廚師把黑松露削成雪花,落在鵝肝上,閃光燈噼里啪啦。同一天,云南山里,村民把一模一樣的“豬拱菌”丟進(jìn)豬槽,嘴里罵罵咧咧:“這玩意兒豬都不吃?!?/p>
同菌不同命,只因為地球那邊給松露寫了本族譜:宙斯雷電私生子、催情圣品、地底黑鉆石,詞匯量越大,價格越離譜。鵝肝同理,古埃及人只是順手填肥,法國人卻順手給它加冕,路易十五一句“好吃”,全國鵝瞬間失去自由,血管分離術(shù)、原產(chǎn)地命名、文化遺產(chǎn)法,層層 buff 疊上去,一塊脂肪肝硬生生成通行證:吃我,等于吻到法蘭西的靈魂。
(三)
故事講到中國,畫風(fēng)突變。
山東臨朐先出手:朗德鵝引進(jìn),公司發(fā)鵝苗、農(nóng)戶領(lǐng)任務(wù),二十天填成脂肪肝,工業(yè)流水線跑起來,年產(chǎn)五千噸,全球近半,法式餐廳還在講“手工溫度”,我們直接按噸批發(fā)。
千島湖跟著放大招:鱘魚以前得等野生,二十年才能產(chǎn)籽,中國水產(chǎn)院把魚生娃玩成樂高,人工繁育一出,十五年產(chǎn)量翻 上百倍,單盒價格從四位數(shù)跌到兩位數(shù),漢莎航空盲測,中國魚子醬把老牌貴族按在地上摩擦。
云南四川更離譜:漫山遍野“豬拱菌”,90 年代才被告知叫黑松露,歐洲采購商連夜扛著現(xiàn)金進(jìn)山,村民以為遇到詐騙,結(jié)果松露收購站比小賣部都多,如今全球 80% 產(chǎn)量握在手,西餐主廚還在講“松露獵人攜豬犬”的浪漫,我們早用斤上秤,松露炒蛋、松露腸粉、松露辣條,撒得比蔥花還隨意。
(四)
價格雪崩,味道變了嗎?
沒變。鵝肝還是 60% 脂肪,35℃ 照樣入口即化;魚子醬還是那股咸鮮爆漿;黑松露還是帶著汽油味的森林臭香。變的是“敘事權(quán)”——當(dāng)供應(yīng)鏈被中國玩出了花,故事就編不下去了。
法國酒莊可以講“百年風(fēng)土”,但攔不住山東大棚里 LED 燈一照,一年三季鵝肝;沙皇家譜可以寫“絕版鱘皇”,但擋不住千島湖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魚比人活得精致;巴黎廚神能削出松露玫瑰,也攔不住云南大媽把它當(dāng)生姜,燉雞去腥。
貴族食材最怕的從來不是假貨,而是“管夠”。一旦量管夠,神話自動解除,誰還替味道寫情書?
(五)
有人痛心“逼格不再”,其實心臟早被鐮刀割過。
鵝肝的代價是鐵管插喉,鱘魚曾經(jīng)的命運是野生滅絕,松露被豬拱到生態(tài)失衡。價格虛高年代,沒人替它們算環(huán)境賬;中國產(chǎn)能爆炸,反而逼出更便宜的替代品:亞麻籽喂鵝,魚油替鱘,人工菌絲培養(yǎng)松露味,科技把“稀缺”兩字按在地上摩擦。
當(dāng)平民也能吃到“王室同款”,才是對舊貴族最溫柔的拆臺——不必?zé)龑m殿,只需把菜單公開。
(六)
這些年,走下神壇的從三文魚、鮑魚到陽光玫瑰牛油果等食材,背后都是強(qiáng)大的國產(chǎn)供應(yīng)鏈在起作用。
所以,下次看見 99 元松露套餐、68 元鵝肝漢堡、59 元魚子醬壽司,別急著吐槽“山寨”。
那時中國供應(yīng)鏈在耳邊輕聲提醒:兄弟,別跪了,味道不騙舌頭,故事才騙錢包。
當(dāng)最后一層金粉被擦掉,食材終于回到本來面目:一塊肥油、一撮咸卵、一顆菌子。
它們不是國王,也不是詩人,只是地球派來的外賣員,任務(wù)是把風(fēng)味送到每個人嘴邊,而不是讓誰跪成雕像。
最后要我說,咱們傳統(tǒng)的頂級美食鮑魚魚翅燕窩,雖然也沒多好吃,但比西方的魚子醬鵝肝黑松露還是好吃一些,但它們,都沒有一碗熱氣騰騰的螺螄粉好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