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李晨翀
中秋的腳步漸近,古城開封的街巷已浸潤在月餅的甜香里。從北宋東京城“小餅如嚼月”的詩意到如今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月餅始終承載著開封人對團圓的期許。今年的汴梁月餅市場,一面是包裝“瘦身”、價格親民的簡約新風,一面是老字號堅守百年的匠心傳承,更有尋常人家灶臺上蒸騰的手作溫情,傳統(tǒng)與新意在此交織成最動人的中秋圖景。
商超新風 簡裝里的健康甜意
9月23日,記者走訪我市各大商超發(fā)現(xiàn),月餅展區(qū)被設(shè)置在最顯眼的位置。貨架上,素白紙盒、牛皮紙配棉繩捆扎的月餅占據(jù)了半壁江山,盒面僅以朱紅印章印著“中秋”“團圓”等字樣?!耙郧?,月餅的包裝盒很精美,但里面的月餅還沒盒子重?!痹谝患掖笮统?,市民李女士拿著一盒標價68元的豆沙月餅說,“這種包裝盒重量輕,月餅的分量實打?qū)崳?個月餅兩斤重,自己吃劃算?!?/p>
資料圖。全媒體記者 石斐攝
月餅貨架上的價簽清晰標注著市場的親民底色:49.9元的散裝組合、98元的家庭分享裝、198元的頂配禮盒成為主流,200元以上的產(chǎn)品寥寥無幾,曾經(jīng)的“天價月餅”蹤跡難尋。一名導購員一邊幫顧客裝袋一邊說:“賣得最好的是128元的減糖月餅,每天能賣幾十盒?,F(xiàn)在,大家不圖虛的,好吃、健康、不貴最重要?!?/p>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在簡約包裝的“外衣”下,月餅的“內(nèi)在”正悄然升級,健康化、個性化成新亮點。減糖系列幾乎成為所有品牌的“標配”,不少產(chǎn)品的外包裝上印有“蔗糖含量減少40%”字樣。這些月餅通過使用麥芽糖醇、赤蘚糖醇等代糖,兼顧了甜度與健康。在黃河大街一家大型超市,一名導購員拿著一款冰皮月餅介紹:“這款榴蓮味的冰皮月餅用的是零卡糖,怕胖的年輕人特別喜歡,最近賣得特別好?!?/p>
新口味的研發(fā)還巧妙地融合了本地特色與潮流元素。除了五仁、棗泥等經(jīng)典口味的月餅,記者還發(fā)現(xiàn)了菊花、花生等新口味的月餅,這些月餅將本地特產(chǎn)與傳統(tǒng)糕點工藝相結(jié)合?!皼]想到,居然還有菊花月餅,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家鄉(xiāng)的味道?!遍_封姑娘王琳說,“這些月餅的包裝簡單、大方,口味富有本地特色,送人特別合適?!?/p>
老字號堅守 百年匠心續(xù)宋韻
在鼓樓新天地“老五?!遍T店,選購月餅的顧客絡(luò)繹不絕。“每年中秋節(jié)前,我都來這里買五仁月餅,這味道從小吃到大,沒變過?!?2歲的周老先生一邊排隊等待結(jié)賬,一邊對記者說,“孩子們都在外地,每年都特意叮囑我多買幾盒月餅寄過去?!?/p>
資料圖。全媒體記者 姜菡攝
“中華老字號”“河南老字號”“開封老字號”,“老五?!钡脑嘛炛谱鲌允刂?8道古法技藝。在操作間里,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梁紅軍正展示“三蒸九揉”的功夫,面團在他手中反復揉搓,漸漸變得細膩光滑?!白鲈嘛灪妥鋈艘粯?,得有耐心?!绷杭t軍一邊說,一邊將面團搟開。“千層開酥要折72下,少一下都出不來這云片似的口感。”他說,月餅餡料的制作更講究,當季玫瑰要經(jīng)百日窖藏成醬,山棗在霜降后摘取,青絲紅絲用青梅和玫瑰花瓣手工制成。
在“晉陽豫”門店,一名銷售員介紹,“晉陽豫”是百年老字號,月餅以“軟酥不膩”著稱。“我們的五仁月餅沿用民國時期的配方,核桃仁、杏仁都是從新疆直采的,青絲紅絲是用本地橘子皮制作的,很多老顧客就喜歡這個口味的月餅?!边@名銷售員說。說話間,一位市民拿著剛買的月餅轉(zhuǎn)身離開,禮盒上“百年傳承”幾個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在北書店街“全美”糕點鋪,月餅被黃油紙裹著,再用麻繩系成一串,外層包上紅色的蠟紙?!扒嘟z紅絲是鮮橘子皮做的,冰糖要敲成小塊,這才是老開封的味道?!痹摰甑陠T一邊說一邊稱重。
從清末的一家家小作坊到如今的老字號集群,開封月餅的古法技藝從未斷層,每一個月餅都是城市味覺記憶的延續(xù)。
家庭自制 手作溫情傳心意
“媽,我來揉餡!”9月24日,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市民李慧敏一家正在做月餅。案板上,低筋面粉、花生油、麥芽糖整齊地排列著,旁邊放著提前炒好的五仁餡料,核桃仁、杏仁、芝麻的香氣撲面而來?!懊磕曛星锴岸家鲈嘛?,這是我家的規(guī)矩?!崩罨勖舻哪赣H一邊搟皮一邊說,“以前條件不好,用簡單的餡料,現(xiàn)在生活好了,料更足了,味道也更好了。”
資料圖。全媒體記者石斐 通訊員步堯攝
家庭自制月餅的興起,讓團圓有了更具體的儀式感?!叭ツ?,孩子在外地讀書,我把做好的月餅真空包裝寄過去。他說,吃著家里的月餅,就像親人都在身邊一樣。”李慧敏說,今年,回到開封工作的兒子也加入了做月餅的隊伍。他們圍在案板前,搟皮、包餡、壓?!瓪g聲笑語不斷。“做月餅的過程比吃月餅還開心,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團圓?!闭f著,李慧敏的兒子用模具在月餅上印出了“團圓”的字樣。
記者還發(fā)現(xiàn),很多市民在網(wǎng)上分享自制月餅的視頻。有的人用傳統(tǒng)模具做出了五仁月餅,有的人嘗試做冰皮月餅,還有的人將家人做月餅的過程拍成短片,配文“最香的月餅,永遠在家的廚房里”。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分享,讓自制月餅超越了食物本身,成為傳遞親情與鄉(xiāng)愁的載體。
從商超的簡約新風到老字號的匠心堅守,再到家庭廚房的溫情手作,今年開封的中秋月餅市場,如同一幅層次豐富的畫卷,繪就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融之美。從北宋宮廷的精致點心到如今的百姓滋味,開封月餅在時代變遷中始終堅守本真——包裝可簡,匠心不減;口味可新,溫情不變。承載著千年文化與人間煙火的月餅在團圓時刻,將古城的中秋故事娓娓道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