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近日有報道稱跟稀土相關的140項審批,經中國批準的連25%都不到。拿不到中國稀土,美西方真的急了。
這種情況下,G7和歐盟“關起門來”開始“密謀”對華出手,準備直接下達針對稀土的“限價令”。
我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這種套路是不是“搞反了”?對華這么搞最終只能讓他們再度“自縛手腳”!
就在前幾天,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發(fā)布了一組數(shù)據(jù):跟稀土相關的審批他們提出了140份,但獲準的連1/4都沒有。
在這背后,是歐洲企業(yè)8月就停產7次,本月更是預計要新增46次的“可怕現(xiàn)實”。
毫無疑問歐洲供應鏈離不開中國稀土,只可惜他們沒有如愿的情況下,不“反思”自身,卻反其道行之。
25日,路透社獨家采訪了多名消息人士,爆料出G7和歐盟正在準備對稀土搞“限價令”,同時對華部分相關產品征稅來解決眼下問題。
所謂“限價令”,本質上是政府為扶持特定行業(yè)限定最低售價的方法,來排除一定的“壟斷情況”。
說直白點,這種手段本意還是在于提振本土產能,從而擺脫對華依賴。
該做法和6月份G7會議后,他們啟動的所謂“關鍵礦產行動計劃”如出一轍。
不過G7和歐盟的想法也不完全是“天馬行空”,而是早有參考。
上個月美政府就和國內最大稀土商達成規(guī)定價格下限的協(xié)議,來支撐發(fā)展。
還有“旁聽”了G7會議的澳大利亞,同樣放出相關“限價令”風聲,還一舉導致澳稀土企業(yè)股價的“狂飆”。
可惜不管是G7還是歐盟,都在這種行動中“忽視”了自身的問題,在“依賴性上”歐洲國家遠比美澳深。
半導體技術離不開稀土原料
歐洲央行23日發(fā)布一則報告,直指歐元區(qū)嚴重依賴中國稀土,如果斷供可不只是生產問題,通脹上升、經濟放緩都是要面對的嚴峻問題。
最“打臉”還是該報告明確說出了“痛點”:就算不顧稀土進口量中國占據(jù)的7成,所謂其他地區(qū)進口的稀土產品還是“繞不過”中國。
最搞笑的是,美國不止一次號稱要“擺脫依賴”,結果報告顯示很多美國輸歐稀土產品,其原料還是中國供應的。
合著美國正在依靠當“中間商”的方式對歐“吸血”,卻把歐洲國家推到激怒中國的前線之中。
日前特朗普高調對G7和歐盟要求,讓他們以對華加征關稅的方式施壓。這種明顯“針對”中國搞二級制裁的方法,在歐內部引發(fā)激烈討論。
如今看來,恐怕將政治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的想法,還是占優(yōu),才有了這一對華加征關稅的討論。
這一點很多國家就不如日本“聰明”。
同為G7成員國,日本同樣面臨美國壓力,但其反應卻很有意思。
不久前日本財務大臣公開宣稱,如果僅僅以“單一理由”對華加征關稅,日本做起來“有困難”。
瞧瞧,這一番話不光維護了所謂“美日情誼”,還暗戳戳地拒絕了特朗普的無理要求,不可謂不明智。
而且日方也是基于自身利益來考慮的,單就看對華稀土依賴,日本與歐洲相差無幾。
加藤勝信 資料圖 圖源:外媒
面對中國稀土反制的“警鐘”,日本選擇后退一步。
可歐洲卻不顧中國善意“亂打牌”,真出了事只能怪他們自己不會決策。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本月20日,中方公布了一批數(shù)據(jù),其中上個月中對歐稀土磁鐵出口量環(huán)比增長了20%還多。
這充分證明了中方不止一次對歐方說的:“只要符合正常民用規(guī)范,就可以保障歐企的正常需求”,絕對不是空話。
而且中方也絕沒有只為了“做樣子”才建立對歐企的“快速通道”,之所以前文提及“審批率”低,恐怕還是由于不符合規(guī)則。
對于為何要“稀土管制”,中國三令五申:對軍民兩用物項實施必要管制,絕對符合國際慣例,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縱觀世界,不管是歐洲還是中東局勢變化,都與美西方源源不斷提供各式各樣的武器脫離不了干系,
尤其美國作為軍工復合體國家,更是“難辭其咎”。
從今年年初到現(xiàn)在,中國對美稀土磁鐵出口量已經“下調”了5個百分點,本質上也是通過稀土管制為世界和平努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說白了G7和歐盟都忽略了這一現(xiàn)實,至于另一個疑問:“明明中國正常供應,為什么歐洲還缺稀土?”其實也很好解答。
開采稀土
在4月份中國實施稀土管制后,歐元區(qū)從來都沒想著“囤貨”。
隨后僅僅2個月的“減量”就已經讓歐洲汽車行業(yè)“警告”,認為庫存已經到了“臨界水平”。
就這情況,歐洲領導人還沒想著解決問題,G7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從口袋里掏出一塊磁鐵就開始“上躥下跳”。
雖說后來中歐關系有所緩和,歐洲很多官員訪華協(xié)商開放“綠色通道”的事情,才有了中對歐稀土環(huán)比增長的事情發(fā)生。
但早前因為“亂蹦跶”導致的供貨緊缺,已經開始在整個歐盟產生了連鎖反應,并一直延續(xù)至今。
歸根結底,如果這些國家還是不想著恢復正常貿易合作,而是考慮“下黑手”的話,早晚還是會吃到“回旋鏢”。
在8月末,英國媒體已經明確指出:西方國家想要自己“搭供應鏈”,來挑戰(zhàn)中國的主導地位,很嚴峻。
因為在過去數(shù)十年中,不管是稀土的方方面面環(huán)節(jié),中國都擁有成本優(yōu)勢,在技術方面更是占據(jù)“絕對主導”。
反觀美西方拿出的所謂“替代方案”,則需要搭建時間、巨額投資,乃至完整的產業(yè)鏈支撐才有可能成型。
所以這場看似針對中國的計劃,最終很可能成為他們又一次 “自縛手腳” 的嘗試,最終讓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參考資料:
RFI《路透:G7與歐盟研擬稀土價格下限 考慮對中國部分出口產品征稅》
觀察者網(wǎng)《歐洲央行焦慮:跟美國買,背后還是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