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上好多人都在拍紫蘇炒小河蝦,底下評論全是說我奶奶以前就這么做,這味道就是小時候河邊的味道,這不是什么新菜,就是老法子讓年輕人又翻出來了,大家沒想別的,就是覺得香,聞著像家里的味兒。
有人說這是文化覺醒,紫蘇在江邊用了上百年,去腥,提香,還能暖胃,漁民早就拿它對付河鮮的腥氣,可也有人不這么看,現(xiàn)在河里野生蝦子少了,超市賣的都是養(yǎng)的,肉松松的沒味道,紫蘇一放,把缺點遮過去,吃著倒也不差,說到底,不是人真喜歡紫蘇,是好東西太難找。
泰州那邊的工廠開始用紫蘇精油噴霧,噴在速凍魚蝦上,省事還便宜,南京博物館今年把紫蘇灶臺搬進非遺展,跟臘肉、臭莧菜擺一塊兒,外賣平臺的數(shù)據(jù)也漲得快,長三角那邊點紫蘇配河鮮的單子,每個月多出一倍多,可七成人根本說不清紫蘇為啥管用,就覺得眼熟,像媽媽平時做的那味兒。
香菜在國外火起來,是靠網(wǎng)紅一推再推,紫蘇在國內(nèi)一直沒人提,因為它太常用,沒人覺得稀奇,現(xiàn)在靠回憶又被人想起,可也沒像螺螄粉那樣變成大熱門,中式調(diào)料總是差在不會把小事說成大事。
長江禁捕之后,野生河鮮再沒回來,紫蘇突然火了,不是因為政策,也不是因為技術(shù),就是大家心里還記著小時候那口味道,往后說不定真能冒出個“紫蘇風味認證”,不是什么標準,就是人心里頭對過去日子的一點念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