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貢獻著全球航空市場近3成的份額,而據國際航協(xié)的數(shù)據,未來將有近50%的乘客計劃增加乘飛機出行的頻次,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huán)境下,這為低成本航空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但光鮮數(shù)據的背后,是嚴苛到極致的成本壓力,幾乎所有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在盡可能的精打細算。
作為國內低成本航空的標桿,關于“如何省錢”,春秋航空有太多的經典案例和首創(chuàng)舉措。當然,在完成成本壓縮目標的同時,體驗感的降低是必然,這也讓不少乘客有一種被算計了的感覺。
但事實就是,春秋航空有著自己的一整套低成本航空領域的頂流創(chuàng)新玩法——口碑未必是最好,但一定賺錢。
從機型到服務,春秋航空玩出了新高度
單一機型更省錢,這是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共識。春秋航空的機隊里,130余架飛機均為A320系列,單機折舊租賃成本由此比三大航低了40%左右,這很好地降低了航材儲備成本,也讓機組培訓效率大為提升。
作為國內唯一連續(xù)盈利的民營航司,春秋航空的成本結構中,自購機隊占比在6成以上,每年節(jié)省租賃利息超7億元。同時,春秋航空50%以上的航班起降于北京、上海等樞紐機場,通過錯峰起降與簡化版的地面服務,一直都將單位起降成本控制在全服務航司的70%左右。
春秋航空的人力成本占比為16.3%,這個數(shù)值已經相對較低,“一人/一崗多能”模式不是春秋航空的首創(chuàng),但在提升效率方面,確實是其玩出了新高度。
比如,搞服務拆分就是春秋航空的長項。春秋航空將餐食、行李、選座等非核心服務都剝離出來,基礎票價能較全服務航司低了30%以上,春秋航空還順勢推出了飛機套票、一人多座、行李暢享卡等豐富的周邊產品和服務項目。被吐槽服務簡單沒關系,想要享受更好的服務,當然可以,只是“得加錢”——其相對穩(wěn)定的凈利潤就是這么增增減減而來。
直面成本控制問題,所有航司都無法避免
包括春秋航空在內,大多數(shù)低成本航空這么做有其理由,數(shù)據顯示,7成左右的乘客愿意為了較低的價格而放棄飛機餐,也只有不到2成的乘客對行李收費表示了不滿。
除了阿聯(lián)酋航空、卡塔爾航空等豪氣沖天的中東航司,其實直面成本控制問題,考驗著包括新加坡航空在內的大多數(shù)航司。
而且,春秋航空始終重視航空安全,以及保障基本的舒適度。比如,雖然其采用的是30英寸座椅間距,比全服務航司窄了一些,但通過對座椅角度的調整,還是保障了基本的體驗,雖然廣被吐槽,但并未因這個問題被投訴。
春秋航空的實例說明,對相當部分搭乘飛機出行的乘客而言,真正的性價比從來不是“低價低質”,而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乘客完全可以用腳投票,搭乘過春秋航空航班的乘客,下一次還會堅定選擇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