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向連超,筆名古司撥鋪,湖北恩施人,土家族,現(xiàn)居江西景德鎮(zhèn),系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作品見于《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綠風》《莽原》《星火》等文學期刊,入選《中國詩歌十年選(2014~2023)》等多種詩歌選本,曾獲第二屆“國際漢詩杯”大賽一等獎、《香港文學》“時代杯·全球華文創(chuàng)作大賽”現(xiàn)代詩歌組亞軍、第七屆“詩探索·中國詩歌發(fā)現(xiàn)獎”提名獎。著有詩集《黃昏練習》。
詩人專訪
向連超:漂泊的語言與蒙塵的詩人
1、你是從哪一年開始詩歌寫作的?最早激發(fā)你寫詩的靈感是什么?
我的故鄉(xiāng)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交通閉塞,極其貧困。村里有一個解放前教過私塾的老大爺,有不少藏書,主要是古典文學方面的書籍,當然也有古典詩詞,這里成為少年的我閱讀的唯一來源。老大爺經(jīng)常在人山嶺上左手執(zhí)卷,右手牽牛,風吹動灰布長衫送來陣陣朗誦聲,夕陽坐在對面山頂將光斜潑過來,這個畫面讓我十分著迷。后來我在詩歌《穿長衫的閱讀者》對此作了描述。大約在小學四年級左右我迷上了古詩,經(jīng)常在作文的開頭或結(jié)尾裝模作樣拼湊個四言八句,現(xiàn)在看來有點狗尾續(xù)貂。初中階段又迷上了填詞,對李煜、蘇軾、辛棄疾、納蘭容若這此詞壇大家到了入魔的程度。
開始寫現(xiàn)代詩是在上大學以后的事。我有個大學老師叫路漫,是一個詩人,本名叫趙春迎,198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分配到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書,在學校開了兩門選修課,一門《哲學》,一門《美學》,這在西工大是典型的冷門課。大學二年級下學期開始我擔任校文學社社長,有時會帶社員去上路漫的課,路漫也經(jīng)常到文學社參加我們的文學沙龍。我們亦師亦友,當時路漫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已經(jīng)很成熟了,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詩歌美學風格,對我初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影響。路漫身高1米78左右,高鼻梁,有一雙憂郁的眼睛,是一個美男子,1995年左右去了陜西電視臺當節(jié)目主持人,曾經(jīng)得過金話筒獎??上於视⒉?,2000年突患腦溢血,英年早逝。201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路漫的詩》,聽說是西川幫忙整理的。
最早激發(fā)我寫詩的可能是無助感。我的家鄉(xiāng)太窮了,我們的生活太艱難了,周圍幾乎找不到能夠提供幫助的人,因為他們同樣家徒四壁,有些東西淤積在心里需要一個出口,于是就有了詩。現(xiàn)在家鄉(xiāng)通了電燈,自來水,水泥路,基本消滅了絕對貧困。我自己通過讀書早已改變了命運,但每當回想起當年還是會熱淚盈眶,情不自禁。
1992年在陜西歷史博物館
2、請選擇2—3位對你的詩歌創(chuàng)作最有影響的古今中外詩人或藝術家。
從我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歷來看,很難說哪個詩人對我最有影響。上大學之前迷戀古典詩詞,喜歡的詩人太多了,數(shù)不過來?,F(xiàn)在我最喜歡的古典詩人是陶淵明,王維,蘇軾。如果只選一個,我會選蘇軾,因為蘇軾是一個完人,詩、文、書、畫無一不精,做人、做事、做官無一不好,有一顆愛人之心、悲憫博大的情懷,而且特別懂生活,太完美了。詩人首先是一個人,要先做好人,然后才是一個詩人。我不贊成詩人為了詩歌把自己搞得很落魄,好像寫詩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一個人首先要有能力照顧好家人,培育好孩子,贍養(yǎng)好父母,在此基礎上再去做一個詩人。
外國詩人中喜歡的詩人也很多。迪金森、葉芝、里爾克、龐德、卡洛斯·威廉斯、弗羅斯特、史帝文斯、帕斯、特朗斯特羅姆等,包括俄羅斯白銀時代的那一批詩人都太好了,他們的作品我都在某一個時期集中研讀過。如果不是對龐德做出過令人不屑的事,我可能會說佛羅斯特是我最喜歡的外國詩人。弗羅斯特詩歌敘事的口吻、語言的暗流、語感的脈動、詩意的跳脫都非常吸引我。
新詩在中國發(fā)生以來,我也喜歡過很多詩人。比如卞之琳、馮至、穆旦、北島、海子、顧城、張棗、王家新、大解等,如果要我說出一個最喜歡的詩人的名字,那個人應該是張棗。卞之琳高度濃縮的意象,馮至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詩,穆旦對詩歌傳統(tǒng)的徹底背叛,北島與世界的疏離及他那種殉道者精神,顧城天才式的想象力,海子對農(nóng)業(yè)文明宗教般的深情,這些在某一個時期都曾深深打動過我。但張棗對漢語原生詩意的執(zhí)著挖掘,對古典詩歌審美原則在現(xiàn)代詩上的熟練運用,我認為這些探索都是漢語新詩向前發(fā)展的一個可能方向,而我個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十分注意古典性與現(xiàn)代性的深度融合。
與景德鎮(zhèn)詩人在一起
3、請?zhí)峁┠阕詫懽饕詠淼?10首代表作題目,并注明寫作年代。
我1993年大學畢業(yè),1995年以后與許多詩人一樣為時代所裹挾不再寫詩了。2021年大病一場,當年底開始重新詩歌創(chuàng)作。說起代表作感到十分羞愧,達到自己審美要求的作品實在太少。
《隱者》 2022年
《遇見》 2022年
《這些年》2023年
《流水辭》2023年
《聲聲慢》2023年
《春風破》2023年
《南山辭》2024年
《相見歡》2024年
《谷中花開》2025年
《時光碎》2025年
參加《香港文學》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時代杯·全球華文創(chuàng)作大賽”頒獎典禮
4、你寫詩一揮而就,還是反復修改,還是有其他寫作方式?
我的詩歌寫作大體經(jīng)歷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自發(fā)階段,完全憑熱情愛好寫詩,寫的時候滔滔不絕,但往往廢話多,需要后期進行濃縮、精減,反復修改。第二個階段為自覺階段,明白了自己應該寫一種什么樣的詩,包括語言、節(jié)奏、美學取向等,完成后會對某些個詞語、句子、小節(jié)進行調(diào)整。第三個階段為自由階段,基本上是一揮而就。我現(xiàn)在寫詩會圍繞一個閃念、一個場景、一個片斷迅速展開,不再追求語言的爆破力。很多世界級大詩人都承認自己年輕時經(jīng)歷過模仿或反復修改的階段,而國內(nèi)詩人大體上是不屑于這么說的,非得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天才,這是不真誠的表現(xiàn)。
我認為一首詩成立的前提是真,其次才是美,失去真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所有預設的詩歌寫作都難以產(chǎn)生直擊人心的力量,原因就在于真不可能提前預設。真必須由詩人直接面對,直接呈現(xiàn)。而自由不僅應該成為一個真詩人的心靈狀態(tài),更應該成為詩歌作品的重要品質(zhì)和審美追求。所謂大道至簡,好的詩歌不可能靠技藝傳世。
為《星火》浮梁驛文友作《現(xiàn)代詩的前世與今生》講座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職業(yè)與你詩歌寫作的關系?
職業(yè)是生活的一部分,詩歌源于生活。生活高于一切創(chuàng)造一切,包括藝術和詩歌。詩歌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審美的生活,我不認為生活之外有詩歌,如果有的話,那只能是神話。詩歌就在生活中,詩人的工作就是發(fā)現(xiàn)它,并且直接呈現(xiàn)它。詩人創(chuàng)造不了詩,詩人的創(chuàng)造性在于撥開生活的迷霧,回到語言發(fā)生的源頭,恢復語言的真像,回到事物本身。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意志和表象的綜合,藝術是對世界的模仿。我認為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只能在后天產(chǎn)生,而后天被置放于生活之中。通過生活人類產(chǎn)生了自我意志,有了自我意志就會通過感知生成世界的表象(而不是真像),通過對世界的揭露(而不是模仿)產(chǎn)生了藝術。模仿產(chǎn)生不了藝術,揭露才能產(chǎn)生詩歌。
人類是極其渺小的,但人類的悲哀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常常膽大妄為,妄圖改造自然,妄想為萬物立法,這是多么令人可笑。詩人必須拋棄人類中心主義,回歸物我同一的根本屬性,才有可能讓詩歌取得自然的合法性。
在華表獎電影《鄧小平小道》制片人黃平與黃文華工作室
6、你關注詩歌評論文章嗎?你寫詩歌評點、評論和研究文章嗎?
我是非常關注詩歌評論文章的,看過的評論包括哈羅德·布魯姆的《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和《詩人與詩歌》、簡·赫斯菲爾德的《十扇窗:偉大的詩歌如何改變世界》和《詩的九重門:如何進入詩歌的心靈世界》、張棗的《現(xiàn)代性的追尋》、李建立的《朦朧詩研究資料》、張濤的《第三代詩歌研究資料》等。
自己也會偶爾寫詩歌評論和研究文章,比如2022年8月寫的《自然流動的詩意——徐琳婕詩歌<羊>的詩意解讀和詩學特征解析》發(fā)表在《中文學刊》2023年第1期。中國詩歌需要嚴肅的批評而非無原則的吹捧,對一個詩人的評價應該客觀、全面、公正,不能斷章取義甚至是惡意的攻擊。一個詩人還是要具備一定的美學修養(yǎng)和理論素養(yǎng),這會潛移默化到他的作品中去,讓作品耐讀耐品,并讓詩人的創(chuàng)作力得到持續(xù)。
在香港大學參加“香港文學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7、你如何評價現(xiàn)在的中國詩壇?
坦率地說,我不知道如何評價中國詩壇,因為我長期在航空航天企業(yè)從事經(jīng)營管理工作,與中國詩壇基本上沒有什么關聯(lián),認識的詩人屈指可數(shù),也沒有多少深交。
如果非要說出個一二三,我只能憑自己的觀察和閱讀說一說個人看法。目前中國詩壇人聲鼎沸,彩旗飄揚,處處歌舞升平,一派繁榮景象,但這些都只是表象。百年新詩發(fā)展到當代,整體上是在向前發(fā)展而不是倒退的,與世界詩歌能夠平等對話了?,F(xiàn)在,中國詩人和作品數(shù)量世界第一,應該遙遙領先第二名,但真正有說服力的詩人、有影響力的作品寥若晨星,詩歌寫作淪為一門手藝,遍地都是重復性、同質(zhì)化寫作,裝模作樣,故作高深。有一個過去在我心里很敬重的詩人居然口出狂言,說能不能識別他是鑒別一個詩人是不是真詩人的尺度,這讓我大失所望。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做不做詩人也罷。這些年唯一讓我眼前一亮的詩人是余秀華,打動我的是她的真,我知道這么說,那些著名詩人們會嗤之以鼻。
在浮梁與參加詩歌改編會的詩人合影
參加我的詩集《黃昏練習》作品研討會的學者和詩人合影
8、請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詩歌寫作要素。
首先要有一顆赤子之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認為詞人應保持純真、率直、善良的“赤子之心”,這種特質(zhì)使詞人能超越世俗束縛,專注于藝術創(chuàng)作。赤子之心同樣必須成為詩人的美學觀及藝術品質(zhì)。
其次要對語言充滿敬畏。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其目的是抒情。但語言本身不是詩歌,它只是指向月亮的那根手指。漢語是表意與表情相統(tǒng)一的語言文字系統(tǒng),天生具有抒情性。因此漢語詩歌不缺乏抒情,反而需要克制。克制是對漢語的尊重。
第三要對萬物心懷悲憫。詩人要放低姿態(tài),落入塵埃,以平視的目光以物觀物,這樣才有可能進入事物的內(nèi)部,揭開事物神秘的面紗。擬人或擬物只是一種修辭手法,并不能保證物我同一,象征、隱喻與真隔了十萬八千里,注定只能成為現(xiàn)代主義的超驗神話,而被生活的詩意拒之門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