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首金農
文/李壽謙
橫斜梅影古墻西,
八九分花開已齊。
偏是春風多狡獪,
亂吹亂落亂沾泥。
這是金農的詩《題畫梅》。金農(1687-1763年),字壽門、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杭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他自幼聰慧,早年受業(yè)于學者何焯,與“西冷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鄰,又與“浙西三高士”交往,學識淵博。乾隆元年(1736年),入京應試博學鴻詞科未中,遂周游四方。足跡遍齊、魯、燕、趙、秦、晉等地。五十多歲開始學畫,因學識淵博,瀏覽名勝古跡眾多,且書畫功底深厚,終成一代名家。
他擅畫梅花、佛像、人物和山水等,風格古樸拙趣。晚年寓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交友廣泛,與鄭板橋、羅聘等“揚州八怪”交往密切。常出入秦樓楚館,生活清苦卻逍遙自在。收入雖豐卻好善樂施,死后無錢入殮。
他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臘梅初綻圖》和《菩薩妙相圖》等,著有《冬心詩集》和《冬心隨筆圖》等。1763年于揚州佛舍去世,享年77歲。好友杭世俊集資料理后事,羅聘扶柩歸葬杭州黃鶴山。
金農寫過一首詩《過小孤山》:
古縣蕭條對岸開,
大江形色榜人催。
水多風處輕抬眼,
浮出青山似覆杯。
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佳作,體現(xiàn)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人生感悟。
詩中通過對“古縣蕭條”“大江形色”的描繪,營造出蒼茫孤寂的氛圍。小孤山在詩中化作“覆杯”,既是自然景觀的生動描繪,更是詩人內心孤獨與無奈的暗喻,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思考。
詩中透露出詩人孤傲不羈的個性,他不隨波逐流,以“覆杯”自喻,既是對自身命運的感慨,也是對世俗價值觀的挑戰(zhàn)。總之,《過小孤山》不僅是金農詩歌的代表作,也是其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
鄭板橋為金農寫過一首詩《贈金農》:
亂發(fā)團成字,
深山鑿出詩。
不須論骨髓,
誰得學其皮!
這是一首高度評價友人金農的詩作,詩中“亂發(fā)團成字”形容金農書畫風格。其字體看似隨意卻蘊含奇趣,體現(xiàn)了金農書畫不拘一格古樸拙趣的特點?!吧钌借彸鲈姟眲t贊譽金農詩畫的質樸與深邃,仿佛從深山中自然涌現(xiàn),充滿自然之趣和人生哲理。“不須論骨髓”表達了對金農獨特人格的敬仰。金農一生布衣,性情孤傲,不慕名利,其藝術和為人有高潔之氣。這句話表達了對金農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的高尚品格的贊賞。
金農的詩、書、畫是中華藝術花苑中一朵絢麗的奇葩,他五十歲才開始學畫,其勤奮好學的精神和高潔的品格值得后人敬仰。我們要發(fā)揚光大這種精神,在人生的旅途中砥礪前行。
【作者簡介】李壽謙(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師,大學學歷,現(xiàn)退休,寓居寧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