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收完,麥種該備了。
不少人種麥前要拌種,最常用的是苯·咯·噻蟲嗪。這配方用了十多年,成本低,防紋枯病、根腐病有一手。
噻蟲嗪能打金針蟲,還能少生蚜蟲,根長得壯。可今年用不對,苗弱、死苗的情況可能多。
第一個坑:病蟲抗藥了。用了十來年,病蟲有點“抗藥”了,量少了不管用。以前12%的100克裝,能拌30-60斤麥種,現(xiàn)在建議20-30斤。
27%的30克裝,同樣拌20-30斤,別貪多。
第二個坑:藥品質(zhì)差了。廠家多,價格透明,有的偷工減料。附著劑、成膜劑都省,藥裹不勻,掉粉就白搭。
買的時候認準大廠,小廠貨看著便宜,用了更虧。
第三個坑:病害變樣了。以前防真菌病,現(xiàn)在有的地冒細菌性葉枯病。光靠苯·咯·噻蟲嗪不夠,得搭其他藥。
枯白穗多的地,30斤種子加10ml甲霜·種菌唑。
有細菌性葉斑病,配點噻霉酮,15-20ml就行。今年這配方價格跌了,多用點成本漲不了多少。拌種不是撒把藥,用對了才能護好苗。
有的小廠貨,具體咋辨?留個問題,大家評論區(qū)聊聊。
想知道具體咋搭配?
點關注,后續(xù)再細聊。
提醒:各地病害不一樣,拿不準問村里農(nóng)技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