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中考,有一項很煩人的“活動”——簽約,這是中考繞不過去的話題。
25屆我大概有三篇文章談過這個問題,并且在群里和直播里也多次回答過我對簽約的看法,這里不再不斷重復了,有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差很遠的學校不關(guān)注,沒興趣的學校不用理,有可能夠得著的目標學校簽比不簽好,有沒有簽約,倒頭來差別不大,擇校更應取決于其他因素而不是有沒有簽約。
每一年,都存在家長反映學校沒有兌現(xiàn)承諾的情況,但有一說一,這種東西基本是無處說理的。主要原因是簽約并非招考辦的官方流程,只是學校和學生之間的一種約定。而且學校非常注意簽約那張紙上的措辭,并且可能會想方設法不讓家長留下“證據(jù)”。
倒不是學校不想履約,主要是很難把握好自己宣傳和簽約的度。太佛系吸引不了家長和學生,可能導致分數(shù)線下滑,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太積極吸引了太多人導致“超載”,分數(shù)線暴漲則可能令原本的承諾難以履行,尤其是需要“撈”人的承諾。
比如,今年越秀和白云兩所集團校,其主校區(qū)比較出乎意料地上了第一梯度線,對學校來說當然是好事情,生源質(zhì)量上去了嘛。
但事情有兩面,與此同時的另一個煩惱就是: 主校區(qū)分數(shù)上一梯說明報考他們學校的熱度很高。因為他們都有集團的另外一個校區(qū),在簽約的時候或多或少會“鼓勵”學生二志愿報考另一個校區(qū),為此開出一些鼓勵條款(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條款不同),有保另一個校區(qū)班型的,有符合某些條件“交流”回主校區(qū)的。
但問題是,這倆集團熱度高,主校區(qū)分數(shù)上一梯,必然意味著有不少有一梯水平但最終飲恨沒達到一梯線的學生上不去主校區(qū)。二志愿按照和學校的承諾填了集團副校區(qū)的人多了,會導致副校區(qū)分數(shù)線也大漲,漲得多了,本身能撈的就變成了不能。
比如,白云區(qū)這所學校,其副校區(qū)前兩年還沒招滿人,今年一舉上了二梯度,并且錄到了2志愿的704分!這必然意味著會有一大批二志愿填它的,分數(shù)接近一梯度的學生也保不住底!
對這些家長來說,坊間預估大概率其副校區(qū)屬于三梯度學校,二梯度以上的成績穩(wěn)如老狗,如今事與愿違,這個落差肯定是大的。于是網(wǎng)上發(fā)聲抱怨實屬正常。
至于剛提到的另外一所越秀區(qū)學校,其副校區(qū)也達到了666分,僅僅低于二梯度線1分,雖然只有1分之差,但能夠接住所有二梯度學生,叫做有驚無險。
不過,這里也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對于不簽約它的三梯度水平學生來說,原本對其定位會是和區(qū)內(nèi)如17中、13中、省實越秀等同級別的學校,如果最終選了這個集團主校的副校區(qū),則基本落榜——這也是為什么,咨詢我的三梯度家長,我極力不推薦在三批次考慮該校,就是因為簽約的不確定性。
注意,本文不討論誰對誰錯,只陳述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是混亂的,并且導致家長極度焦慮。不簽吧好像虧了,簽了吧也不放心。
轉(zhuǎn)機可能在今年出現(xiàn)!
有消息稱,今年上面可能會對簽約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具體措施還不知道,我和大家一樣,師母已呆。
話說回頭,成績才是硬道理,尤其是梯度臨界的學生,梯度以上和梯度以下,哪怕只差了一兩分,也是天壤之別。
如今只是初三開學一個多月,還有足夠的時間提升。如有新政策出來,我會及時跟進,歡迎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