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報時評
“搶秋搶秋,不搶就丟!”
這段時間的連陰雨,給山東河南等地的秋收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黃淮海地區(qū)是全國的“大糧倉”,糧食產量占全國1/3以上,這一季的收成、下一季的播種,都等不得!
這不,農業(yè)農村部假期緊急行動起來——10月5號、7號,農業(yè)農村部連著開了兩次視頻調度會,安排搶收搶烘的事兒。
專門成立了小組,調運救災用的農機,還跟財政部門敲定了農機補貼,派了4個工作組直接去重點縣幫忙。
到現(xiàn)在,已經給黃淮海地區(qū)調了24.43萬臺履帶收割機、1986臺移動烘干機,就為了讓收糧、烘糧能順順利利的。
地方也在使勁兒,河南財政緊急撥了3000萬,專門補貼秋糧搶收和烘干機械;
僅周口市就拿了1000萬,給那些幫著應急烘干的企業(yè)、收儲糧食的定點單位發(fā)補貼。
山東菏澤還成立了 “三秋” 玉米搶收搶烘搶播應急領導小組,組建了115支應急作業(yè)隊,移動式烘干機、固定式烘干機、履帶式拖拉機、履帶式玉米收獲機等,設備抓緊備足。
今年的秋收是難,可關關難過也得關關過。
“咱農民就這樣,無論如何不能讓糧食爛在地里?!?/strong>
在山東,有農民冒雨連干了四天,總算把四畝多地的玉米棒子都拉回了家;
還有家庭農場主,多虧前兩年建的烘干塔,不光自己家的糧食沒受啥損失,還幫著不少種糧大戶烘干糧食。
現(xiàn)在,大家最急的就是兩件事:趕緊收糧,趕緊烘糧。
政府也盯著這兩件事,多省發(fā)布糧食烘干中心分布點和保障熱線電話,就為了護住秋收。
接下來,小麥秋冬種也得跟著推進,專家建議,越是晚播麥田越應精細整地,越要提高播種質量。
好好安排、科學管理,這秋收戰(zhàn),咱必須要贏!
作者:邵泉尉
視頻主播:李蕓聰
拍攝&剪輯:伊冠聞
監(jiān)制: 梁冰清 朱一鳴 編輯:張軒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