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農(nóng)歷二月初二,新“儔社”在天津水香洲揭牌
憶昔水香洲之四:意趣相投的儔社社友
作者 劉悅蕾
儔社社友不僅在文化意趣上相投,人生經(jīng)歷相似,更有著千絲萬縷的社會關聯(lián)。儔社社友既包括天津文藝界、商界名流,又吸納了清末民初退隱的政界人士。他們舊學功底深厚,同時對新思潮持開放包容的變革觀。
初期社友為趙元禮、郭則沄、袁克文、管鳳龢、楊味云、章梫、金梁等二十余人。1934年張鎰任社長期間,詩社活動最為活躍。其中,趙元禮、郭則沄、陳實銘、管鳳龢、楊壽枬這些初創(chuàng)社友,在《水香洲酬唱集》中均有詩文被收錄,說明他們是儔社的中堅力量。從《水香洲酬唱集》中可以看出,社友變動較大,新成員不斷加入,如徐兆光、陳守謙、許鐘璐、劉子達、侯毅、胡寶善、陳訓亮、曾念圣、李金藻、潘耀齊、陳中岳、許同莘、劉春霖等人。
3月31日,農(nóng)歷三月初三,天津水香洲舉辦上巳節(jié)儔社雅集。
天津的詩社、詞社成員多有交叉。例如,城南詩社的許多社友同時也是儔社的成員。陳實銘曾任城南詩社社長,趙元禮為發(fā)起人之一,李金藻是最早入社的成員,后來胡寶善也加入其中。
趙元禮,字幼梅,與嚴修、王守恂并稱“天津近代詩壇三杰”,與華世奎、嚴修、孟廣慧并稱“津門書法四大家”。1921年,他與嚴修、王守恂、金梁等人組織成立城南詩社,這一詩社的成立奠定了他在近代詩壇的重要地位。
劉春霖,字潤琴,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科舉狀元。1905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后曾任直隸省教育廳廳長,保定北洋女子師范學校監(jiān)督等職務。其書法造詣頗深,獲得時人“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的贊譽。
楊味云,曾在清政府多個部門任要職。他在民國時期擔任過長蘆鹽運使、山東省財政廳廳長、財政部次長、參議院議員等職務,也曾擔任天津華新紗廠經(jīng)理。1935年后,辭去公職的他以文為樂,撰文著書,結社唱酬,著有《云在山房類稿》《云漫錄》等著作。
許鐘璐,字珮丞,光緒時期舉人,民國時期曾任山東省政務廳廳長、濟寧商埠局總辦,工詩詞、喜繪畫、精史學。
侯毅,字疑始、雪農(nóng),江蘇無錫人,弱冠時留學日本,回國后曾任海軍部秘書。詩文師從嚴復、樊增祥,擅長篆刻,著有《疑始詩詞》四卷、《籌安盜名記》《洪憲舊聞》等。
10月7日,農(nóng)歷八月十六,眾方家雅聚水香洲,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從儔社社友的履歷可見,這些成員多曾在清政府及民國政府擔任要職,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退隱后,他們大多以著書立說為志,寄情于文化雅集,更傾向于與經(jīng)歷相仿、志趣相投者結交。這種相似的人生軌跡與精神追求,正是他們結社的重要基礎。(刊于2025年10月9日《今晚報》-副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