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0日訊 “快停這兒,別耽誤送單!”近日,彭李街道金廷公館小區(qū)內,居民劉大爺一句熱情招呼,讓趕單的騎手小張心頭一暖。只見劉大爺主動挪開自己的電動車,在騎手友好停車位上留出近一米空位,小張停穩(wěn)車后,遞上一瓶礦泉水致謝,這溫情一幕,正是小區(qū)“一米之約”的日??s影。
近年來,濱城區(qū)彭李街道深耕新就業(yè)群體關懷,以“友好場景”建設為抓手,打造友好社區(qū)、小區(qū)、街區(qū),切實解決騎手工作生活難題。在“@跑先鋒友好小區(qū)”金廷公館,街道聚焦騎手“停車難、送單急”與居民“出行便、停車順”的需求痛點,特意在單元樓門口規(guī)劃騎手友好停車位,為雙方搭建起共享空間的“溝通橋梁”。
這方小小的停車位,漸漸孕育出無需約定的默契。居民們看在眼里,深知騎手穿梭風雨、分秒必爭,只要停車位剩余空間近一米,便主動轉身另尋車位,把這“關鍵一米”留給需要快速??康尿T手;騎手們記在心里,明白居民的退讓皆是善意,每次??慷家?guī)范有序,不占用多余空間,用實際行動回應這份體諒。
沒有條文約束,卻比規(guī)則更動人。如今在金廷公館,“一米之約”早已超越“停車”本身——它是居民與騎手雙向奔赴的溫暖,是新就業(yè)群體融入社區(qū)的見證,更是彭李街道社區(qū)治理的鮮活注腳。
正如曾經的“窗簾之約”,這短短一米的距離,不僅讓騎手有了安心停靠的角落,讓居民感受到鄰里溫情,更凝聚起共建和諧社區(qū)的滿滿正能量,成為彭李街道一道亮眼又暖心的民生風景線。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通訊員 宗雪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