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jīng)濟報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齊心悅 劉晶晶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鄲城縣人民檢察院“丹青”未檢工作室精心策劃,為兩名涉罪未成年人小豪(化名)和小旭(化名)組織了一場名為“迎雙節(jié)·我的事情我做主”的主題幫教活動。這場以“家務實踐”為載體的特殊課程,旨在引導他們從勞動中感知責任,實現(xiàn)自我成長。
活動源于節(jié)前的一次精準評估?!暗で唷蔽礄z工作室的司法社工趙琳在電話訪談中發(fā)現(xiàn),小豪和小旭普遍對家庭責任缺乏感知。面對這種情況,工作室沒有采用說教方式,而是結(jié)合節(jié)日團聚的家庭氛圍,為他們量身定制了“雙節(jié)家務清單”。該計劃的核心并非追求勞動量,而是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理解家人的付出,培養(yǎng)同理心與擔當精神。這正是“丹青”未檢工作室“精準幫教”理念的細微體現(xiàn)。
在“丹青”未檢工作室的引導下,改變悄然發(fā)生。
幫教對象小豪第一次獨立負責家庭的晚餐。從買菜、算賬到烹飪,兩個小時的忙碌讓他深感不易?!耙郧翱傆X得爸媽做這些是理所當然的?!毙『婪窒淼溃暗斘艺嬲龀鲆蛔馈诎盗侠怼瘯r,才明白一頓飯背后有這么多操心的事?!北M管成果不盡完美,但家人的鼓勵讓他收獲了寶貴的認可。
另一邊,小旭接下了打掃客廳的任務。整理書本、擦拭縫隙、清理角落,他花了兩個小時才完成這件原本以為“簡單”的事。更可貴的是,勞動結(jié)束后,他主動陪伴年邁的奶奶散步、聊天。奶奶欣慰地發(fā)現(xiàn),孫子“話少了,活兒多了”。這份沉默的改變,正是“丹青”未檢工作室希望通過實踐觸及的內(nèi)心成長。
鄲城縣人民檢察院“丹青”未檢工作室的檢察官指出,引導涉罪未成年人參與家庭勞動,是工作室構(gòu)建的“檢察+社工+家庭”多元幫教體系中的關鍵一環(huán)。家務事雖小,卻是培養(yǎng)責任感、生活技能和重建家庭聯(lián)結(jié)的有效途徑。
下一步,鄲城縣人民檢察院“丹青”未檢工作室將持續(xù)深化這一幫教模式,將看似平常的生活實踐轉(zhuǎn)化為深刻的成長課堂,幫助更多涉罪未成年人理解責任、學會擔當,重建與家庭、社會的連接,最終順利回歸正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