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了孩子生命,難道父母還真的可能會恨自己的孩子嗎?這真的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心態(tài)。有的孩子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母親好像嫉妒自己。
比如女兒長得很漂亮,從小到大人緣很好,似乎也沒吃多少苦的時候,有一些媽媽真的會內(nèi)心陰暗地想要破壞女兒的幸福生活。
比如給孩子未來的婚姻添亂之類的。似乎覺得"我給了你生命,你是屬于我的,你就不能過得比我太好",甚至連太開心都有錯。
“原來真有父母恨自己孩子”,母親承認:我看不得大三女兒活得開心!
家長和孩子的關(guān)系有的時候是經(jīng)不起仔細看的。因為一旦放到了明面上,每個人內(nèi)心的陰暗面都難以解釋,可這就是人性吧。
等到孩子上大學之后,這種差距和矛盾有可能一下子暴露出來,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比如一個上大三的女兒才終于意識到。
原來自己的媽媽是看不得自己過得太開心、太順利的。因為大三之后很多學校是這樣安排的:就是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nèi)グ才盼磥淼膶嵙暬顒樱?/p>
學校也會大量安排各種實踐,而并不是上課講課,所以課程一般都排在了大一和大二最緊張的時候。
等到大三之后如果真的空閑下來了,那真的是非常閑。結(jié)果一個媽媽就看不得女兒這樣輕松,他似乎一直想要從女兒那里套話,問問女兒現(xiàn)在到底在干嘛。
覺得女兒課少了是在荒廢度日,導致這個女兒只能不斷解釋說自己過得其實很充實,自己在大學里面并沒有胡搞之類的。
可是讓一個孩子如此自證,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心寒。于是這個大三的女兒就用這種方式替自己的父母說出了實話:
那就是其實自己的父母就覺得自己過得太舒心了,讓他們感覺很不適。而說到底,這不還是一種控制欲在作祟嗎?
家長們?yōu)槭裁丛诤⒆記]上大學之前,似乎沒有暴露過這種心態(tài)?就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是完全接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
家長如果不及時改掉這種壞習慣,那么會被反向拋棄
比如讓孩子在寫完作業(yè)之后去參加輔導班或者做練習冊,孩子也不敢反抗,也只能用"為你好"或者是高考這種任務(wù)去壓孩子,這就導致他的生活喘不過氣來。
那個時候大多數(shù)同學來自這樣壓抑的家庭,他們怎么可能開心得起來呢?而上大學之后大家有了更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
比如沒有課的時候想睡覺就睡覺,也可以跟自己同齡的伙伴和同學們交流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但這樣的生活在這種家長們看來就是難以控制的,于是就變成了看不得孩子太開心。我們仔細想一想,這樣做的家長完全就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教育不就是為了讓孩子過得比父母更好、更加優(yōu)秀嗎?從一個人身上誕生出另一個生命之后,達成一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效果。
可是一味地壓制孩子,尤其是在他們上大學這樣至關(guān)重要的時候,完全是可以放開手腳去學習、去發(fā)展的,卻偏偏讓他們活得不好。
這種家長的心態(tài)確實是太不平衡了。這樣做就會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覺得自己的家庭不如外面,他們就會越發(fā)想要逃離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
而那個時候不思進取的家長們,就會成為被拋下也永遠都不會進步的人。不要等到這個時候再后悔莫及。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的大學生活吧,畢竟孩子確實從小學習壓力就太大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