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這場季前賽快船迎戰(zhàn)廣州朗肽海本,打出了典型的“強隊陪練+擺爛時間”,但第三節(jié)那波42-8攻擊波,屬實不講武德,直接把比賽從懸念變成了“誰還在看直播”。開場快船雖然領先,但廣州一度還能跟得上節(jié)奏,你說巧不巧,半場只落后5分,甚至讓不少球迷在彈幕區(qū)開始YY“CBA黑馬爆冷”,不過第三節(jié)快船一發(fā)力,瞬間把分差拉到39分,整場基本就成了教學片了。
仔細盤一盤,上半場廣州靠著奧拉迪波的個人能力和團隊配合,咬住了比分,尤其奧拉迪波半場拿下24分5助,確實夠拼,陳國豪也有亮眼的表現(xiàn);但快船那邊配置太狠,倫納德狀態(tài)在線,18分2助,克里斯·保羅和約翰·科林斯坐鎮(zhèn),團隊拉扯明顯優(yōu)于對手。說到底,季前賽就是這樣的精力分配,強隊往往前兩節(jié)適應陣容,還手下留情,下半場開始調整數(shù)據(jù)和默契磨合,一旦教練組按下“全力以赴”,懸殊差距暴露得淋漓盡致。
再看場上的細節(jié),下半場其實是廣州徹底掉線。第三節(jié)快船打出那波42-8攻勢,場均命中率直線上升,而且死防斷球打反擊那套太熟了,立刻把節(jié)奏帶飛;反觀廣州這邊球員有點懵,失誤、打鐵、被搶斷全在一條線上。奧拉迪波下半場被快船盯防,得分速度陡降,團隊配合也開始出現(xiàn)斷檔,“朗肽海本”有點名不副實,被快船這群老炮打得措手不及。其實這比賽說到底就是能力和經驗的雙向對照,但可惜廣州下半場連基本的抗壓表現(xiàn)都沒守住。
場外看點其實還蠻多,哈登這場只拿了5分,但送出了9次助攻,全程打配角,某種意義上這真的是“擺爛式串場”,時而慢悠悠組織,時而無謂失誤,完全不像季后賽里那個拼命三郎,倒像“我就讓你們練練手”——你不能說不專業(yè),但也確實給了很多人吐槽空間;克里斯·保羅則打得漂亮,15分6板4助1斷2帽,全攻全守;祖巴茨依然靠譜,前場籃板和補防交錯,外線三分看似隨意,實則節(jié)奏分明??吹贸鰜砜齑堰@場比賽當做陣容實驗田,前兩節(jié)試陣,第三節(jié)全攻,最后一節(jié)則放養(yǎng)年輕和輪換,整體可說點到即止,但拿分絕不手軟。
廣州隊其實不算擺爛,奧拉迪波明顯想打出表現(xiàn),但面對快船第三節(jié)的強壓,除了個人突破,團隊戰(zhàn)術很難推下去;陳國豪一定程度上承擔了內線調度,拿下13分5板,但整體對抗性還是不及NBA級別。至于劉顏誠、李祥波這些CBA側翼,有亮點也有短板,到了下半場身體和心理都頂不住美國球員那種“慣性爆破”,于是第三節(jié)完全斷線。說穿了,這就是“實戰(zhàn)水平”帶來的硬碰硬,球技在分差面前一切都很扎眼。
賽后球迷觀點兩極分化,不少快船粉絲調侃“哈登這是在憋大招”,有人直接刷屏“這也叫練兵嗎”“搞個單節(jié)42-8是不是太狠了”,更有廣州球迷直接“對噴”,表示快船夠意思,沒完全放水,至少奧拉迪波打出了自己的身價。不過掐指一算,這場季前賽其實最大的輸出不是比分,而是快船隊對于陣容實驗的積極態(tài)度,以及廣州隊“硬碰硬”的實操教訓。你說這場輸?shù)脑﹩??未必,畢竟季前賽就是用來暴露問題,總比練完再擺爛要好。
回到事情本身,快船以142-95大比分狂勝,數(shù)據(jù)層面四人得分上雙,輪換球員都刷了效率,實力高下立判;而廣州朗肽海本,雖有奧拉迪波拼命追分,但整體在防守、配合、抗壓方面還是交了學費。講個實際點,這種比賽輸了不丟人,新時代CBA球隊想崛起,必須多和強隊對噴,打得越狠成長越快,不然季后賽還是老問題。至于哈登狀態(tài),球迷們暫且別上火,畢竟季前賽擺爛在NBA屬于家常便飯,你說這能代表常規(guī)賽水準嗎?不至于,快船陣容深度和“即插即用型社區(qū)服役”還在探索階段,真刀真槍的格局還得等到沖刺期才見分曉。
總之一句話,這場比賽就是季前賽的典型劇本,美隊練新陣、CBA練抗壓、哈登擺爛、奧拉迪波刷分,分差夠大,鏡頭夠多,但球迷立場分明,誰都沒虧。比賽是輸了、經驗是賺到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新賽季見招拆招,看誰還敢對噴NBA老炮,誰又能把這種“單節(jié)暴打”變成成長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