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國商務部一口氣甩出兩份公告,給外貿圈扔下了一記重錘,從現在起,一些關鍵稀土原料和相關技術出口得經過審批。
這一出手,直接在全球高科技產業(yè)里引起了熱議,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個名字,阿斯麥。
這家荷蘭的光刻機制造商,之前在對華出口上“聽話”配合了外部禁令,現在卻成了這場風暴的焦點。那句“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也許就是此刻阿斯麥最真實的寫照。
稀土這張牌亮相
在大多數人眼里,稀土聽上去不就是一堆礦,其實不然,這類金屬雖然不起眼,但在高端制造業(yè)里就是命脈。
特別是像光刻機這種頂級裝備,從激光器、磁控系統(tǒng)到各種精密光學部件,都少不了稀土材料的參與。
而這些稀土,中國不僅有,而且掌握了從挖礦、提純到精加工的全鏈條能力。
阿斯麥的設備越先進,對這些材料的依賴就越深,你可以把技術做得再高端,但如果材料跟不上,最后還是裝不出來。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明確表示,含有稀土的產品,無論是直接出口還是通過其他國家再出口,都要過審。
這不是說不賣,而是必須走程序、看用途、看態(tài)度。
這就讓原本繞開中國稀土的那些“小動作”變得行不通了,不管你是在哪國把零件組裝起來,只要源頭用的是中國的稀土,那就得打報告、等審批。
對阿斯麥來說,這意味著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變得不確定,節(jié)奏被打亂,交貨時間也可能被拉長。
對于一家依賴高效供應鏈維持全球出貨的公司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重擊。
阿斯麥的苦果是怎么種下的?
這場博弈其實早有前因,2018年,美國出于所謂“國家安全”的考慮,開始對中國科技產業(yè)進行封鎖,尤其針對高端芯片領域。
作為全球唯一能量產極紫外光刻機的公司,阿斯麥被推到了前臺,美國不斷向荷蘭施壓,要求阿斯麥不得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設備。
起初荷蘭方面還有些猶豫,但壓力越來越大,最終還是配合了管控,2023年起,部分較低端型號的光刻機設備也被列入限制范圍。
阿斯麥雖然嘴上說“遵守政府規(guī)定”,但其實內部很清楚,這么干等于把自己一塊大市場給拱手讓人。
中國市場對阿斯麥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邊角料,而是實打實的主要客戶之一,設備賣不了,訂單自然縮水。
過去兩年,阿斯麥對華出貨量持續(xù)下滑,這不是市場不需要,而是政策不讓賣。
現在,中國稀土出口收緊,不是突然起意,而是對前期技術封鎖的一種回應。你不讓我用你的設備,我就不讓你用我的原料。
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把主動權拿回來,這種局面對阿斯麥來說確實棘手,過去它是控制關鍵環(huán)節(jié)的一方,如今卻成了被別人控制的對象。
技術封鎖換來的是什么?
從這幾年的發(fā)展來看,技術封鎖并沒有阻止中國的發(fā)展步伐,反而逼出了更強的自主能力。
光刻機暫時還沒有完全追趕上,但其他環(huán)節(jié)已經在加速追平,與此同時,像稀土這樣的基礎資源掌控權,中國反而越發(fā)牢固。
阿斯麥原本可以在全球化的框架下,繼續(xù)做自己擅長的事,技術領先、全球銷售、合理分工。
但在大國博弈的環(huán)境下,它不得不做出選擇,選擇了配合技術封鎖,結果就是市場受限、訂單下滑,供應鏈也開始出現問題。
更難的是,這種局面短期內看不到緩解,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雖然沒有全面封鎖,但審批制度本身就帶來了不確定性。
阿斯麥這樣的企業(yè),原本依賴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來保證出貨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現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一旦被打亂,客戶可能轉向他制造商,或者干脆延后采購計劃,這對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可不是好消息。
更現實的問題是,阿斯麥并沒有完全替代中國稀土的能力,無論是資源儲量、加工能力還是價格控制,其他國家目前都難以替代中國的位置。
這就意味著,阿斯麥還得繼續(xù)依賴這個來自東方的供應來源,只不過掌握主動權的那一方,已經換了人。
合作門檻變高了
中國這次稀土出口調整,其實也釋放了一個信號,不是不讓合作,而是希望合作能在對等、尊重的基礎上繼續(xù)。
中國沒有搞一刀切,也沒有宣布全面禁運,而是通過規(guī)范出口,把話語權拿回來,這種方式既合理,也合法。
對阿斯麥來說,現在是重新審視自身戰(zhàn)略的時候了。
繼續(xù)站隊政治壓力,可能換來短期的“安全”,但長期看,市場和供應鏈的穩(wěn)定才是企業(yè)生存的根本。中國市場并未關門,只是在等一個合理的回應。
而從全球科技行業(yè)的角度看,產業(yè)鏈的穩(wěn)定本應建立在互信和合作基礎上,一旦陷入你封我、我限你的循環(huán),受傷的不會只有一方。
半導體產業(yè)的高度協同決定了,任何一環(huán)出問題,影響的都是整個鏈條。
這場博弈走到今天,對所有人都是一次提醒,技術領先不等于可以為所欲為,資源掌控也不是可以隨意交換的籌碼。
真正可持續(xù)的合作,是在互利基礎上的互相依賴,而不是靠壓制和封鎖來維持優(yōu)勢。
結語
阿斯麥這次遇到的難題,是當下全球科技博弈的縮影,當商業(yè)被政治干預,當技術被當作工具使用,那些原本穩(wěn)固的規(guī)則也開始松動。
中國以稀土為抓手,不是為了引發(fā)沖突,而是為了在新的格局中重申自身的立場和權益。
阿斯麥的“天”可能還沒塌,但周圍的風已經變了,面對這樣的局勢,不是抱怨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要看清方向,做出選擇。
是繼續(xù)被動應對,還是主動調整姿態(tài),走向真正的多邊合作?接下來的路,怎么走,得阿斯麥自己掂量了。
參考資料 中方稀土新規(guī)后阿斯麥為出貨延遲做準備 2025-10-11 10:53·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