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影市好一番廝殺,整體票房成績卻不盡如人意,這是市場大勢,怨不得誰,盡管每部影片欣然上畫,各種路演不遺余力,勝算如何卻自有天意。這其中有一部《畢正明的證明》,光看片名并不知其類型風格,多少影響了它在市場上予人的第一印象——但凡片名靠近《人證》或是《人性的證明》,都會叫人一目了然。至于“畢正明”何許人也,能與觀眾有多少關(guān)系,進入影院前一概不知,因此可以說片名這前三個字等于無效。主人公姓名上的諧音梗,關(guān)乎孔子所說的“必也正名乎”,但這是在電影故事內(nèi)部需要解決的問題,海報上的片名卻需要虛張聲勢,誘人深入,這是商業(yè)邏輯。
直到深入了這個故事,才發(fā)現(xiàn)別有洞天:原來影片是以反扒為主線的犯罪題材,其中還包括了一個少年英雄的成長史,一對警匪雙子星的隔空相望,一段少俠與魔女亦正亦邪的情感糾葛,其背景更包涵了上世紀90年代的一段中國鐵路征程,由北往南的火車一路風馳電掣,眾生世態(tài)里不乏刀光劍影,片尾下接“中國列車的高速時代”,駛向一片光明。
那真是一段熱火朝天卻又急速消逝的時光,足以喚起國民記憶,既驚心動魄,又可以懷著無限悵然心緒來追憶。其中元素可說是豐富異常,足見創(chuàng)作者有不小野心?!懂呎鞯淖C明》的特別之處,也在于擷取了那樣一段時代切片,然后再創(chuàng)了一個舊時江湖,無比生猛,卻又不無浪漫詩意。那個江湖不遠不近,既不是“明朝末年,宦官當?shù)馈保膊皇恰短煜聼o賊》所處的簇新锃亮的21世紀。它既古道熱腸,又自帶復古港風,屬于是新舊交替的那個關(guān)口,幻夢一般,失不再來。
把故事時空如此前置,對于創(chuàng)作者而言,也能贏得更多自由,尤其是警匪之間的較量,更像一個披著現(xiàn)代外衣的武俠故事。好人永遠無可質(zhì)疑,所謂匪徒也都有被拋棄、被挾持、被否認的傷心前史,人性之復雜曖昧,足以娓娓道來。歷史總是相似,就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導演張徹回大陸拍攝《大上海1937》與《西安殺戮》,講的仍是《水滸傳》那些民間故事的翻版,兄弟情深,快意恩仇,正邪不兩立,乃至不惜盤腸大戰(zhàn),把這些故事放諸民國,更能為所欲為。
《畢正明的證明》固然呈現(xiàn)了彼時盜賊江湖的門派爭斗,也會探討所謂“盜亦有道”,放在今時今日將有怎樣的不同詮釋。電影用了無數(shù)快速凌厲的剪輯,展示偷盜手段的各樣奇觀,差不多就是武俠片里的特寫鏡頭,電光石火,刀不血刃。阿城說中國的武俠片其實是舞蹈片,舞蹈動作之舒展利落,極具美感,在這部電影里,著重體現(xiàn)在一雙手的翻轉(zhuǎn)舞動,幻化出無限可能,甚至可說是一種曼妙無比的極限藝術(shù),擁有這樣技能的人,值得觀瞻賞析。
以張?zhí)鞇埏椦莸奶医銥槭椎囊宦繁I匪,實屬異類,不偷老弱,也并非要殺富濟貧,無非是操持一樁生計活路。說到底還是民眾內(nèi)部之間的矛盾,通過治病救人可以走上正途,他們像是過去《聊齋》影視主題曲里所唱的,“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不過最后也會從見不得光的角落走入陽光之中。王安宇飾演的少年警察,在這樣一出“無間道”中,由不得要把他們指認為同類。這個同類身份,無關(guān)男女、階層、教養(yǎng),重點在于情義二字。所謂萬殊一轍,就是這個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